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莫言给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时间:2012年12月10日来源:新华网作者:

  12月9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文学讲座。 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丁宜)莫言将于10日在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他自称是“讲故事的人”,细读其作品会发现他讲的“中国故事”,虽然带有“中国思考”的特征,但也不乏“世界性”的主题。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中用大段篇幅谈自己母亲的善良、坚毅和宽容,这些中国传统妇女身上的优良品质见诸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妇女身上。由最初将小说《丰乳肥臀》“献给母亲在天之灵”到“献给天下母亲”,由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到中国乃至世界,莫言的作品不但见证了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而且也见识了引起世人共鸣的人文回归。

  莫言在诸多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坦言,自己写作始终从人的角度出发,并且也始终践行着“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写作这一准则。童年时因告发别人而愧疚至今、后悔因年少无知向邻村农民和他小脚妻子扔石块……这一桩桩、一幕幕的回忆真实地敲打着人们内心深处,并自然而然地成为他写作的源泉和灵感。巴基斯坦媒体认为,莫言在感染自己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入了旁人的内心。

  承载了某个民族文化的作品之所以能在西方文学话语圈引起关注,这种心灵的互通和共鸣也是原因之一。哥伦比亚新闻网站评价,莫言用一种最为平实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成为“讲故事的人”的历程,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瑞典人将《红高粱》原版电影中粗犷、沙哑的调调唱成了如情歌般温柔的曲调。

  “轻柔”与“雄壮”,不过是同一文化符号在不同语境的两种表达,人们的心底依然相通。正是这种“差异美”,造就了人类文化生活的无限乐趣。

  文化从自身独特性走向世界性的过程中,“民族”与“世界”、“个性”与“共性”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幅优美画卷。世界文学浩瀚如海,全球文明丰富多彩,若要关注社会公正、人类命运与生存状态等世界性主题,民族性视角必不可少,唯此方显其独一无二的意味与韵律。一个民族的“脊梁精神”和“本我精神”也许就是征服世界的法宝。

  11年前,莫言与朋友访问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时,朋友开玩笑地说希望莫言有朝一日能来这里领奖。11年后玩笑成真,莫言终于以获奖者的身份站在领奖台上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进行“中国式的思考”,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

  在中华文学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中,莫言只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品是世界书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文学非从莫言始,也非因莫言获奖而终。莫言获奖,文学还在路上。正如他本人所说:还要给人们继续讲故事。人们期待这一路有更多中国人给世界讲故事,也希望世界上流传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