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承当起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28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30年中显示出巨大活力,并以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苏醒和创新,书写了无比璀璨的世纪华章。在新时期大银幕上,中国电影的文化担当集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从而成为了时代激变中重要的文化现象。日前,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共同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上,来自国有制片企业、民营企业、发行放映企业的负责人,电影艺术家代表和电影理论家等济济一堂,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担当起了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创新及其现代拓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民族悲欢记忆中的主体觉醒 “春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欣喜的词汇之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谈到,中国电影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最有影响力的文艺形式,与整个时代的“春天”一样,充满新生的活力。中国电影不仅在1979年创造了每个中国人年均观影30次的惊人纪录,而且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谢晋、吴贻弓、吴天明等导演为代表,拍摄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老井》、《芙蓉镇》等在当时家喻户晓的影片,对于批判极左思潮,抚慰历史创伤,传播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改革开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由滕文骥、郑洞天、杨延晋、张暖忻等执导的一批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下出现的影片,则对更新中国电影创作观念进行了热情的探索。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将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银幕形象地总结为民族悲欢记忆中的主体觉醒。他认为那个时期银幕上的悲剧形象和个体生命的悲剧性历程,得到了深刻的表达,反映了一个民族检讨自己的文化,勇敢面对历史失误,敢于自我进化的努力。他认为那段时期电影银幕上另一个突出表征为个体生命的独立意识和个体自由权利的纷争,这是继“文革”悲剧反思之后第二个人文主题转向,如《沙鸥》、《野山》、《人生》等影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现实和历史中为个体自由付出高昂代价而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这种对个体生命尊严和价值的珍视,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里得到初步展现,为今后的深化奠定了一块基石。 走向世界的“文化寻根”电影 “第五代”其实并非严格的学术界定,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它标志着一群在人文底蕴、艺术精神以及电影形态等方式上与前辈电影人不同的新一代电影人的出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谈到,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等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人,带着“文革”后痛定思痛的历史“寻根”意识和富于挑战性的回归电影本体的造型创意,以疾风骤雨式的时代冲击力,联袂创作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黑炮事件》等一批新品力作。这些影片燃烧着一种不可抑制的变革的时代激情,并以从极左的思想桎梏和陈旧、刻板的艺术模式里突围而出的锐气,踏上了中国影坛。这些电影人以“文化寻根”作为作品的底蕴,无不切中民族的命脉,并着力于现代性的文化沉思。值得一提的是,《红高粱》1987年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所获得的第一个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尹鸿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以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电影此后成为了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世纪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复兴埋下伏笔。黄式宪强调,到1992年、1993年,张艺谋、陈凯歌各自以《秋菊打官司》和《霸王别姬》赢得威尼斯金狮奖和戛纳金棕榈之桂冠,说明了第五代电影人终于达到了他们孜孜以求的现代审美的高度,开拓出一种中国与世界在总体文化层面上实现平等对话的新格局。他还认为,这种历史性的飞跃并非单单是由第五代电影人独自完成的,就质的意义而言,它体现了一代代中国电影人高擎着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火炬赢得了历史的荣耀。 全球化环境中的电影复兴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重组,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中国电影经历着历史、文化转型的阵痛。商业大片兴起是当代世界电影产业较量中的一个焦点。其间,国产大片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国产大片以电影大产业的气势和规模,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特征与世界展开对话。与会专家认为,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博弈,国产大片首当其冲,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推进,势必要倚重国产大片来开路。纵观近六七年来国产电影市场的票房奇观,无不是由《英雄》、《无极》、《夜宴》等国产大片所创造的,其历史贡献有目共睹、不可低估。但是如何清醒地认识“国产大片”背后被遮蔽的文化隐忧,如何保持文化的坚守,并彰显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力度和光辉?这是当今电影产业重组以及电影产品自主创新所面对的关键性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初上映的《集结号》受到观众、专家和政府主管三方的一致赞赏,形成了“叫座”与“叫好”的统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认为,中国电影以往分立的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类型差异首次消除,形成协调和谐的格局,这标志着困扰中国电影界多年的主旋律与市场和艺术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显示出中国电影人已经找到一套在全球化市场中处置本土问题的成功方略。尹鸿谈到,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媒介化的大环境下,作为一种最具影响力的当代娱乐文化,中国电影正在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软实力,它表现为对内形成文化凝聚和文化认同,对外形成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同时带动正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故正在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电影将更加重视民族文化与普世价值的结合,逐渐呈现出主流电影文化推动下的多样性。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