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30年:直面困境 合时奋起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21 作者:刘阳 来源:《人民日报》 |
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侯宝林、刘宝瑞、马季同台演出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版权交易中心的“相声百年”展。二楼的展览大厅内,张寿臣和马三立两位相声大师的塑像惟妙惟肖,马季的手稿、文房四宝,郭全宝演双簧时戴的小辫,刘宝瑞穿过的大褂,解放前的老剧本,以及观众收藏的12张侯宝林大师的老唱片、上世纪40年代小剧场的相声演出海报……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声虽可溯历史很长,但可证历史却是自朱绍文以来的百年时光,经历了 “撂地”、“茶社”、“舞台”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这项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探索不息 紧跟时代 “30年来,相声跟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前进,每一个重大社会历史的变革都有相声形象的反映。”中华曲艺学会会长常祥霖说。 “文革”期间,艺术遭受全面的摧残,相声的创作和表演都处于低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声艺术一马当先,触角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爱情、婚姻,到关于建设新农村、发财致富的主题思考,涌现了大量的新人新作。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等一批作品传达了当时人们发自内心的激愤感情,以真实、犀利的风格复苏了相声的现实主义讽刺传统。常祥霖认为:“婉而多讽、含而不露……中国美学提倡的许多原则,都在相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广泛进入家庭,姜昆、侯耀文、冯巩、牛群……大批新生代相声演员成为观众喜爱的笑星,相声事业迎来了又一个高峰。相声在这一时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与80年代相声的鼎盛时期相比,90年代以降,相声很难再有一个作品红遍大江南北的盛况,有人批评相声的作秀成分越来越浓,语言魅力日渐衰退,有人着急以前的幽默讽刺,现在变成了轻薄贫嘴。相声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90年代中后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各种大赛越来越多,作品大量涌现但质量不高。市场经济正面的、负面的问题都在相声演员身上有所体现。“急功近利,反复锻打、切磋、磨炼作品的时间没有了。”面对种种困境,相声工作者并没有放弃。在“相声百年”的陈列中,我们发现了一张照片:数十位相声演员兴高采烈地高举横幅——“中国相声上网啦!”这是1999年,姜昆开办昆朋网,通过网络的力量,重新聚拢了一批新人新作。 推陈出新 队伍壮大 “改革开放后,相声队伍不断壮大,相声艺术家在文化发展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支队伍。”业内人士指出,在主流相声队伍中,其中一支以马季、姜昆为代表,他们的创作路数、演出风格基调高,政治性强,教育意义指向明确;二是侯耀文领军的中国铁路文工团,作为产业系统的艺术队伍,它以表彰先进、批评落后、提高企业文化为使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三是以李金斗为代表的社会文化队伍,以地地道道的北京文化为基础,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重视对市井俚俗生活的展现和对传统技法的广泛应运;四是以冯巩为代表的学院派,注重形式改革,吸取影视表演技法。 一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键系于传承人的培养。然而最近几年,面对侯宝林、马三立、马季、侯耀文等几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继辞世,不少人对相声界大师已去而新人缺席的状况表示了担忧。 198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相声大赛,李金斗、陈涌泉的《武松打虎》,王谦祥、李增瑞的《驯马专家》一炮而红。此后,全国各地也都举行了多次相声大赛,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历史证明,在曲艺界,这是一条推新人的路子。”2007年底的曲艺新人新作汇报展演,让人看到了相声的希望——老的笑星仍有新作推出,一批新的台柱子已经成长起来。“不同层次的新人,不同渠道成长起来的演员,至少象征着相声后继有人。”对于“中国相声后继无人”的说法,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演员们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国家也在培养相声人才方面给予了重视和支持,“中国曲艺优秀人才培养工程”、“相声表演人才班”、“相声创作人才班”等陆续启动。常祥霖说,“以文化的眼光、幽默的武器、智慧的思索看待生活,评析社会,是优秀相声演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20世纪初,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异军突起,在获得喝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相声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等问题的思考。“郭德纲的喝彩来自民间,他的相声民俗性、乡土气很强,是传统庙会文化在现代都市里陌生化的产品。”姜昆认为,“德云社”坚守小剧场,注重传统和创新的结合,注意培养中国相声新的观众层,是一件好事。“正是改革开放后宽松的文化政策、文化环境为郭德纲们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相声队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 回归剧场 还笑于民 在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相声一度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相声是不是真的没人听了?相声是不是只能进博物馆了?”类似的质疑开始不绝于耳。姜昆认为,相声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准定位,“曲艺是哪来的?老百姓那儿来的。你不是宫廷艺术。你要回到老百姓跟前去。老百姓永远支持你。” 90年代中期河北的一次相声大赛让相声工作者们感触良多,“那次活动让我们感到长期的电视相声脱离了民间基础,所以当时大家都感觉相声回归剧场能更好地贴近观众。” 1995年,姜昆和李金斗等人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相声晚会。此后,民族文化宫新年相声晚会举办多届。“这是为相声回归剧场做了实实在在的事。”相声表演艺术家戴志诚说。2004年,李金斗的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开始正式挂牌,因坚持20元的低票价而广受欢迎,500个座位的文化馆剧场经常要加座200个。“相声俱乐部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它以服务群众为基本宗旨,团结更多的人欣赏相声,形成了一种机制,沈阳、西安、天津等很多城市后来也都有仿效,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之一。” 相声回归剧场长期以来正是坚持了“为老百姓创作、为老百姓演出、让老百姓满意”的方向。天津20多个曲艺小剧场天天观众爆满,有时还需要在茶馆门口加座。在这些小剧场里,往往台上演员演唱,台下观众击节相和,剧场里其乐融融。这些都说明相声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曲艺不能离开中国老百姓的需要,不能远离自己的衣食父母。 当然,回归剧场并不是相声发展的唯一方式。“相声要发展,但不能盲目创新,”姜昆认为,相声真正感人的美学力量,并非为笑而笑的媚俗迎合,而是形式活泼但思想严肃、语言轻松而立意深沉的审美探求与智慧运作。我们的从业人员必须明白并坚持这些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标准如何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存相声艺术——这门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记忆。 (编辑:李钊)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