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回眸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1-03 作者: 来源:新华网 |
文化,在改革中创新、繁荣——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回眸 新华社记者廖翊、周玮、白瀛、隋笑飞 金秋10月,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好戏连台: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2台剧目轮番上演;日本文化周、长三角文化周、国际演出交易会等活动次第展开。 与此同时,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在河南平顶山拉开帷幕,京韵大鼓、苏州评弹、四川清音、天津时调纷纷登场,民族曲艺的魅力倾倒中原。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缩影。 30年来,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为文化的改革创新和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回眸30年中国文化从封闭、单一中艰难启程,并不断走向开放、繁荣、多元的步履,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共兴共荣的非凡历程,感奋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提高。 8月3日,济南一家花店的员工在扎制由999朵各色玫瑰组成的巨型花束。“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将至,各地花店的生意日渐红火。 新华社发(崔健 摄) “爱情的位置”——中国文艺在冲破禁区、回归人性后步入繁荣 (历史镜头)1978年春,作家刘心武在大型文学月刊《十月》创刊号发表“文革”后的第一篇爱情小说《爱情的位置》。仅仅一个月,他就收到7000封读者来信,人们对这篇作品赞誉有加。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刊登复旦大学学生卢新华短篇小说《伤痕》,引起社会强烈共鸣。报纸破天荒地加印150万份仍然脱销。 随着文艺回归人性,文艺家创造活力再度激活。此后,产生了话剧《于无声处》、电影《天云山传奇》、小说《人到中年》《芙蓉镇》《乔厂长上任记》、油画《父亲》等一大批优秀现实主义作品。如今,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又步入新的繁荣。 (今日镜头)2008年10月底,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协:“本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宗旨,我们从2003年至2006年公开出版、发表的130部长篇小说佳作中遴选出了贾平凹的《秦腔》等四部长篇。” (记者点评)突破文艺禁区,打破题材禁忌。爱情,这一文学永恒主题在遭遇长时间的禁锢后,还给了大众,还给文学艺术最重要的源头。30年来,我国文艺工作者不仅用心记录着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足迹,也悉心描绘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情感,从多方面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2008年2月8日,英国经典音乐剧《猫》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演。《猫》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于1月31日来到武汉进行了装台和彩排,并在武汉度过中国新年。武汉观众在新春之际在家门口欣赏到了这部经典音乐剧。 新华社发(赵军 摄) 从“乡恋”到“奥运演出季”——文艺走向开放、多元 (历史镜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80年前后,一批青年诗人风靡诗坛,其诗作被称作“朦胧诗”;1980年,歌唱家李谷一演唱歌曲《乡恋》一度受到批评。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多样化的诗歌创作渐渐为大众接受,《乡恋》成为观众最热衷点播的歌曲。此后20多年,“意识流”、港台歌曲、“西北风”、摇滚乐、“新古典主义”画派、第五代导演、韩剧、进口大片、百老汇音乐剧等登上中国文艺舞台,呈现中国文化多元盛景,文学艺术进入争妍斗奇的新阶段。 (今日镜头)2008年,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汇聚全球139部经典剧目,诸多中外艺术团体和各种中外艺术作品纷纷登场。 (记者点评)文艺是多元文化的汇聚,是民族丰富性的结合。开放与多元是实现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就繁荣局面的前提。诗人、艺术家的探索、创新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同步,符合新时期大众文化审美多元的需要。 10月30日,一名观众在贵州省博物馆的“贵州历史与民族文化陈列”展厅参观。当日,改造一新的贵州省博物馆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据介绍,本次改造主要针对博物馆的陈列与庭院进行,整个改造工程包括围墙整修、安装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等,目的是提高展览品质,增加馆院功能,为参观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新华社发(彭年 摄) 村村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历史镜头)1999年3月,全国人大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列入国家计划项目。随着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去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43%和96.58%,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 (今日镜头)2008年3月起,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逐步对民众免费开放。当年,全国免费开放场馆达500余家。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激发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观众人数均比免费开放前成倍增长,有的甚至增加了数十倍。人们普遍认为,博物馆社会贡献率明显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明显拓展。 1978年全国只有博物馆349座,2008年达1722座;1978年全国文化事业投入为4.4亿元,2007年达到198.7亿元。 (记者点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体现了十七大报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求。“民心工程”的赞誉充分反映民意。 2004年2月24日,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奏响成功的乐章”音乐会。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小泽征尔·茉莉花·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世界 (历史镜头)1979年3月,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率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这是“文革”后第一支外国交响乐团来中国演出。2001年6月,当代著名的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放歌紫禁城。 (今日镜头)2002年起至2006年,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回荡着宋祖英等中国歌唱家演唱的《茉莉花》等中国歌曲的美妙旋律;2003年、2007年“中国文化年”登场法国、俄罗斯,引起轰动,“中国热”兴起。 据统计,1979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数量为194起、3035人次;2006年为3745起、46778人次;30年来我国共有近500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在世界电影中越来越具品牌影响力;中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2004年转企改制以来,向海外派出演出项目290多个,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1000多场;落户海外的孔子学院已达200所。 (记者点评)呼应国家的对外开放,中国向世界敞开巨大的舞台。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对传播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影响力,扩大中国国际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在日益频繁的交流中,中国文化进一步呈现出勃勃生机。 师傅贺斌(右)和徒弟田朝兵在蜀锦织造机上织锦。作为2006年中国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蜀锦织造技艺在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亮相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赏。新华社记者 程丽 摄(2007年5月28日摄) “文物保护法”·“非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 (历史镜头)1982年实施的文物保护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体系。 (今日镜头)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出现。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30年来,我国展开多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先后公布了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初步建立,确定并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设立闽南、徽州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即刻赶赴灾区了解各类文物受损情况,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 如今,刺绣、皮影、蜡染、剪纸等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和生活,并获珍视。作家冯骥才以“民族基因”解读“非遗”,获得广泛共鸣。 (记者点评)政府及社会大众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基于十年浩劫破坏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刻教训。“文化遗产日”,让匆匆行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民众静心回望自己的脚步和精神家园,树立民族文化骄傲和认同。文化要发展,首先须继承。 经典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剧照[资料图片] “云南映象”·“吉林现象”——文化体制改革喜结硕果 (历史镜头)1979年、1980年,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在中国播映,万人空巷。 (今日镜头)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轰动中外。吉林省整合吉林歌舞、影视剧、二人转等获得成功,电视剧热映中国荧屏,誉为文化产业“吉林现象”。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影视剧近千部,已成为世界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三电影生产大国;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年演出近50万场次,观众约4.6亿人次;剧场、影剧院年演出、放映近60万场次,观众逾两亿人次;杂技芭蕾《天鹅湖》、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舞蹈《杨贵妃》、舞剧《风中少林》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文化品牌逐渐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30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03年起,改革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重点环节进行,成效显著。 (记者点评)“回顾30年来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创新是其最鲜明的特征。”文化部部长蔡武的概括可谓精到。改革开放的实践成为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源泉,为我国文化事业迎来一个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春天;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新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现实需要和可能;经济体制改革为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这一切,有力推动着新时期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健着中国文化“软实力”,使人们对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编辑:李钊)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