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第12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大会发言

《新剧本》杂志主编 林蔚然

时间:2021年11月09日 来源: 作者:
0

《新剧本》杂志主编 林蔚然

  把目光投向更远,我们不禁暗自悚然心惊。如今影视动画行业已经使用人工智能开始写起了剧本——AI对文本的大数据进行整合、筛选、组合、输出,虽然写出的剧本不乏怪异,但它显然代表一种可能性和投资方乐于选择的未来趋势——高效并且节约人力物力。

  尽管目前此类探索仍较为克制地停留在辅助编剧和投资方工作的层面,但已经足够令人深思。当剧本写作成为格式化一键生成,文学艺术的独创性为算法所覆盖,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远远大于产生的效益。在世界范围内,历史长卷中值得书写的精神产品,凝聚的是人类历史、哲学、文学、思想的瑰宝,是创作者幽微的个人生命体验与世界产生同频共振,是写作者不管不顾的激情与理性缜密的思考相互较量的产物,每一个都是“这一个”,如果将其批量生产和模式化,推导出可以恒定遵循的规律并快速生成产品,其最大的核心价值、引领和昭示行业的作用则已经被消解大半。当剧本创作成为快消品,短期内或许可以如同网文一样吸引大量受众,但从长久来看,观众终究有厌倦之时,而由审美疲劳所带来的恶性循环则会影响到全行业发展。因此,克制地使用科技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探索,或许是更加科学的态度。

  戏剧写作者要向同行业的杰出者看齐,并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最大的障碍是逾越自我。而在写作者里,具备自我表达和积极沟通能力的选手,则更有机会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中寻求到良好的合作机遇,进而抢占先机。全媒体时代更加彰显了对写作者全面素质的考核,也为青年戏剧写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以受众范围颇小的剧本为例,除去在剧场中上演,文本在杂志上发表、作为图书出版,在网络以电子书的方式传播,更可以通过转化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尝试从多个渠道和角度输出,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细分并深度融合,全方位多角度触达读者和观众。

(编辑:张钰童)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