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复印”青瓷,是喜?是忧?

时间:2013年05月24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通讯员 朱海洋 记者 严红枫 陆 健

4月27日,浙江龙泉参展商在第八届义乌文博会非遗展厅现场展示青瓷制作刻花。张建成/CFP 

3D打印制造而成的青瓷作品。图片由龙泉青瓷艺人梅红玲提供

  5月21日,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浙江省龙泉青瓷业界传出了一个“颠覆性”的信息:在一片欢呼声中,中国第一件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的青瓷作品,在千年窑都龙泉诞生。

  3D打印可解决当前青瓷的发展短板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一千多年以来,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瓷苑的一颗明珠。在近年来的瓷器市场上,龙泉青瓷发展态势凶猛,拍卖中屡屡以高价落槌,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青瓷是浙江省龙泉市的特色传统产业,龙泉青瓷自1957年恢复生产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老树逢春更著花。据了解,目前龙泉市青瓷企业已有400余家,从业人员16000余人,2012年行业生产总值超12亿元。

  但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局长卢士俊表示,龙泉青瓷产业目前的一大发展短板在于,除了大师作品之外,具有一定附加值和文化内涵、面向一般消费者的产品较为匮乏。他说:“无疑,用3D技术实现青瓷的批量生产,为克服这一发展短板提供了机遇,可以让优秀的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利用3D打印技术,就是通过三维扫描原件,电脑数据成型后,再用瓷土原料打印成模型,最后烧制。从事该研究的丽水学院工学院副院长叶晓平说,原本漫长复杂的手工制作,现在只需要几小时就能完成,生产流程大大缩短,除了带来成倍提升的制造效率,还能实现手工无法实现的工艺精度。他认为,这是现代制造技术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

  除了成倍提高的制造效率,3D打印技术还能实现手工无法实现的工艺精度。“像历史文物、人物肖像、山水风光等题材的青瓷作品,都可以通过打印技术塑型建模,而且大批量复制生产。”叶晓平说。

  “青瓷大师的作品价格往往很高,普通人买不起,但人们又非常热爱青瓷,如何让大众消费得起它,也是文化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批量生产后,栩栩如生的青瓷产品,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而产业化其实有利于青瓷的保护和发展。”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科技处处长何蔚萍表示,以后将会有像青瓷这样更多的手工艺品,通过与科技的融合,从高端走向大众,从而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科技能代替手艺吗?

  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唯一被列入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据介绍,青瓷制作过程极其复杂,需要揉土、烘胚、修胚、素烧、上釉、烧窑等工序,手工制作得花上一个月时间,而且成功率不高,其高价值便在于高成本与唯一性。

  “纵然,工业可以为青瓷制造带来便捷,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原本的唯美与自然,机械永远不能取代手艺,尤其是绵延千年的龙泉烧制技术。”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主任、工艺美学教授王其全说,“因为龙泉青瓷恢复生产不过五十年,烧制技艺很多方面远未达到南宋的高度,需要对龙泉青瓷做好传承,还龙泉青瓷原本的面目,科技的发展和介入只能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要靠传承人使得青瓷重新赢得昔日的辉煌和荣耀。”

  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淼坦言:“从非遗主管部门讲,我们还是强调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这才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创造力,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所在。”他表示,决不能因为现代科技的介入,而忽视了传统手工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家创作瓷器,其实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过程,而机械化生产做不来精雕细刻,难以让传统工艺美术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得到充分发挥。”王其全说。

  瓷土会不会枯竭?

  王淼听说3D打印技术采用的原料为当地瓷土,立刻说:“这不是件好事儿!瓷土是重要的资源,应该首先保障精品创作,让代表性传承人去叠土成金,变成艺术的精品。”

  记者了解到,作为制作青瓷天然原料的紫金土含铁量高,是青瓷形成独特风格的直接原因,在龙泉境内蕴藏着大量紫金土资源,为当地发展青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龙泉青瓷日用瓷、包装瓷等规模化生产企业大量涌现,瓷土等原材料需求急剧增加。

  根据《龙泉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20年)》显示,龙泉市至2005年底保有瓷土资源储量为82.1万吨,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瓷土需求量约1.0万吨/年。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瓷土是有限资源,青瓷的工业化生产,对资源可能是一种浪费。手工制作的青瓷,包含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审美情趣,有限的原料应用于文化遗产的延续,而不能搞泛滥生产。”王淼说。

  专家告诉记者,瓷土跟煤炭一样,需要岩石矿物的长期风化才能形成,这个过程得几万年,而近年来各地年用瓷土至少在2亿吨以上。

  王淼表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对于瓷土资源的保护立法都较为笼统,且不具备操作性。“如果想让青瓷能够持续性发展,龙泉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瓷土,工业化对瓷土消耗量太大。如果没了原料,谈何发展。”

  技术是否会为盗版提供路径?

  其实,对于艺术品的复制,人们并不陌生。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对文物、书画作品等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让这些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造成了行业的混乱,低端的书画复制品遍地都是,伪造文物鱼龙混杂。

  那么,一旦3D打印真正铺开,今日稀缺的龙泉青瓷会不会满街都是?对于当前中国艺术品复制市场,不少收藏界人士表达了他们的担忧。

  酷爱青瓷的瓷器收藏者曲龙告诉记者,看到目前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复制品,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青瓷也变成如此,那该怎么办!当遍地都是昔日珍贵的青瓷时,这对其本身的文化价值是一种莫大的冲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已进入更高水平、更个性化、更宽泛的领域,显然单走高端的艺术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而复制品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何蔚萍说,当前文化乱象丛生,主要缺乏行业规则,“新技术的引入,可能会造成商品泛滥、价格低廉,所以需要提前预防。”

  记者了解到,国外的复制品在艺术品市场中可以达到70%的份额,其所承担的功能就是艺术的大众普及,但与国内最大的不同是,国外艺术品复制不热衷于制作1∶1的高仿复制品,而在国内这却是主流,直接原因就是对于版权的漠视,以及法律上对于版权解释上的缺位。

  一位青瓷艺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的作品绝不允许3D技术进行复制,因为他不想看到粗制滥造的作品满地都是。他说:“但我也很担心,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作品已经被大量复制,3D技术可能成为瓷器盗版的一个途径。”

  不过,王其全指出:“收藏界和艺人们不必过度悲观,毕竟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其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是3D制造出来的产品所不能媲美的,传承人应当有足够的自信心,大胆地向社会展示其传统魅力。”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