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遭遇“二代之痒” 应该怎么办?
时间:2013年05月21日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
古陶文明博物馆陈列1000余件展品
博物馆不等于私人展厅
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展览陈设与别家不同,除了常规的古陶器,还有路东之创作的诗稿、油画、装置艺术等夹杂其间。“这是一种后现代的呈现吧,我感觉跟文物整体的感觉不太搭调,不过主人喜欢这种方式也无可厚非。”大禹说,“公办博物馆,大家可以从鉴赏的角度去看;民办更多是个人兴趣的体现。”
的确,大部分民办博物馆的建立都是源于创办者的个人爱好。路东之在西北大学上学时,每天挎着双肩包在图书馆工地里翻“宝贝”;李松堂的砖雕石刻藏品,很多是在胡同拆迁时“捡”来的。还有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老爷车博物馆、古瓷片博物馆……展出的,都是馆长们的多年私藏。
不过,什么是博物馆,和私人展厅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还不清楚。观众也许只看到了古陶文明博物馆的一个表面,却不知路东之生前已经开始了一个名为“古陶文明坐标系”的研究工作,写过一些考古类的书籍,也为社区开办公益讲座。最近,博物馆还在申请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展览与研究、教育都密不可分。
宋向光从博物馆学的角度,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西方社会从神学系统中解放后,博物馆就成为一个建构科学知识的机构,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渐渐变成社会教育的机构,成为新文化的代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都是私人捐赠的。它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存,也不是为了纽约市民的文化娱乐休闲,而是整个纽约市的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和未来发展,博物馆成为很重要的基础性设施。”
“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博物馆的形式,但没有引进精神内核,最初仅仅把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机构和宣传群众的工具。”宋向光说,“现在大部分中国人觉得博物馆就是一个保存文物的地方,有了文物就可以办博物馆,其实不然。我国的民办博物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
(编辑:子木)
延伸阅读:
· | 柳州积极扶持民办博物馆 可获最高30万元补助 |
· | 大唐西市博物馆成为我国首个民办二级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