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民办博物馆遭遇“二代之痒” 应该怎么办?

时间:2013年05月21日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

中国紫檀博物馆

  政府能不能帮帮忙

  博物馆是一个舶来品,民办博物馆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早有出现,比如法国卢浮宫的铜板雕刻收藏馆就是私人所有。据《中国经营报》2010年报道,这个博物馆的资金也同样捉襟见肘,用出售版画作品、有偿巡展等方式获取收益,但主要资金还是来源于国家。

  董瑞说:“路馆长去世时,我们感到空前的压力,向有关部门提出帮助要求,但没有结果。”我国的民办博物馆在当地民政局登记时的分类是“民办非企业”。没有盈利性,又为社会服务,当仅仅依靠馆长已经无法支持时,政府能不能来帮帮忙?

  2010年1月29日,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其中一条是“切实帮助解决民办博物馆的馆舍与经费保障问题”。这7个发文单位也正是能够给民办博物馆提供实际帮助的对口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有18个登记在册的民办博物馆,数量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三。朝阳区出台了“鼓励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还号召民办博物馆在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免费开放,费用由朝阳区财政补助。这项活动推出后,民办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加了近两成。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府主要是在资金和宣传方面给予支持,现在每年有200万元针对民办博物馆的专项资金,以后还会不断增多;此外,还发动社区、学校走进民办博物馆,让民间也参与进来,比如元典美术馆已经成为社区文化中心。“下一步计划建立博物馆联盟,不仅是研讨,更要做实事。去年年底召开了朝阳区博物馆馆长会,公办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馆长一起讨论,共享资源。当时电影博物馆馆长就说,可以给民办博物馆提供展示空间。”

  紫檀博物馆每年能从朝阳区拿到20万元的免费开放补助,又因为是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单位,做一些非遗研究、技艺培训,去年获得50多万元的补助。渠晓玲说:“我们不要求国家一年给多少钱,全部给钱的话就不存在‘私人博物馆’的概念了。不过,博物馆不是赚钱的地方,能不能在用水用电、税收方面有些优惠?现在出售小纪念品,要交25%的所得税;政府给的补助,也要交税。门票是免税的,但博物馆将来的趋势是免费。”

  宋向光说,政府给不给财政等支持,就看政府如何理解民办博物馆。“有的认为它是文物保护机构,那替国家保护文物可以给奖励;有的把它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就可以投入一部分政府资金支持;有的政府从区域发展考虑,比如西部一些地区把民办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还有东南沿海的一些民营企业,把办博物馆作为向现代化企业转型的措施,以提升企业文化。”

  宋向光认为,目前在法律上,民办博物馆基本与公办一视同仁,但它不可能完全享有公办的待遇。“国家法律规定,民办博物馆的资产和藏品都是属于私人的,是一个私有制的组织,馆长几乎能决定一切事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如果民办博物馆想和公办一样,那它能否接受馆长统一任命、藏品统一划拨等前提条件呢?”宋向光说,“美国的民办博物馆不仅是公办博物馆的补充,更是民众表达意志、体现言论自由的机构。它们甚至不希望政府给太多帮助,因为这涉及谁给钱就被谁约束的问题。”


(编辑:子木)
共4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尾页 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