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纪念郭沫若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各界纪念郭沫若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同时颁发
[视频链接]
会议现场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在会议上讲话
12月18日,有关单位领导以及郭沫若亲属、郭沫若生前好友后代和社会各界代表300余人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文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在讲话中指出,郭沫若非常关注各艺术门类的发展,与许多艺术名家有密切交往,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做出重要贡献。他说,我们纪念郭沫若,就要学习他对祖国、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他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兼具创造开拓的激情、与时俱进的勇气、永葆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
“郭沫若留给20世纪中国的文化财富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发言中指出,学习和发扬郭沫若留下的精神财富,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林怡认为,郭沫若既是我国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也是民间外交战线上的先驱者和领导人之一。他亲历并见证了我国民间外交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如今,我国民间外交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这与郭沫若曾经的努力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则强调了郭沫若不畏艰险、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工作作风,认为学习和发扬郭沫若的精神对当下的科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郭沫若是我国现当代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翻译家、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今年是郭沫若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文化巨匠,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同时颁发。
郭书春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获一等奖,张秀民著、韩琦增订的《中国印刷史(插图珍藏增订版)(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中国考古学卷·秦汉卷》,刘克祥、吴太昌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上中下)》3部著作获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等7部著作获三等奖,另有21部著作获提名奖。据悉,该奖设立于1998年,授予在中国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的中国籍学者完成并公开出版的优秀学术著作,至今已举办4届,共有105部史学专著获奖。
武寅、黄浩涛、刘德有等有关部门领导也出席了活动。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