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春晚,到更大舞台去——中国曲协副主席崔凯把脉小品现状
◎ 误区一
重表演,轻创作
◎ 误区二
小品功能定位不清晰
◎ 误区三
刻意追求演出效果 脱离火热现实生活
◎ 误区四
小品负荷太重
◎ 误区五
创作禁忌过多
◎ 误区六
文艺批评给小品戴上紧箍咒
自2012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发出小品已经没有市场的感叹以来,有关小品的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那么,小品到底还有没有市场?小品在发展中遇到哪些困难?小品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曾经创作了《不差钱》《红高粱模特队》等家喻户晓的小品的中国曲协副主席崔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结合多年创作经验和对小品发展的长期关注直陈小品亟需走出的六大误区。
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
和春晚一样,小品如今也已经进入了而立之年。崔凯表示,我们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无论从哪种观念看,小品发展到今天都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它不仅推出了一些家喻户晓和深受喜爱的演员、笑星,更重要的是弥补了中国喜剧文化中的一个缺憾。“我们长时间缺少喜剧艺术和喜剧文化的理念,喜剧小品冲破了一个禁锢,使大家认识到幽默诙谐滑稽能够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快乐,小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减压阀。此外,由于小品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和讽刺,所以它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具有一定的社会矫正作用。不过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最明显的还是小品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愉悦。”崔凯说。
“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这是崔凯对春晚与小品之间的关系的评价。他认为,小品没有春晚这个舞台就不可能让全国观众知道,但是春晚有其特定要求,小品如果仅仅依靠春晚生存与发展,那么小品将来就不会有太大的出路,小品只有走向更加广阔的人民群众中,才能前途无量。所以说,小品的市场不在各级电视台,而是在民间,在老百姓中,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崔凯还指出,小品的形式多种多样,登上春晚舞台的仅仅是晚会小品,并不能因为一届春晚的成败得失而评断小品的市场。同时,他还呼吁各类晚会团队多走基层,把更多更好的节目带上舞台。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