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赵实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时间:2011年11月2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3.着眼于推动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努力在引导和服务文艺创作方面有更多成果。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把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贯彻到文艺创作、文艺评论、文艺活动各方面,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扩大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鼓励原创,扶持现实题材和重点创作,扶持农村、少儿、少数民族重点作品创作,启动实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青年人才创作扶持计划等重点项目。要推动建立采风创作长效机制,建立文艺家协会和文艺家基层联系点制度,发挥产(行)业文联的独特作用,组织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到生产生活第一线,挖掘最鲜活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捕捉当今时代最生动的场景和最感人的故事,激发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灵感,推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要大力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继续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壮大主流文艺评论的声音,充分发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等文联系统所属的文艺理论评论报刊和网站的阵地作用,组织撰写文艺发展专题报告,继续办好当代文艺论坛等各类文艺研讨活动,办好各类文艺评论家研修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文艺评奖,进一步明确各文艺奖项的定位、特色和评选导向,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加强文艺评奖的引导作用。要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密切联系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大力宣传名家名作、新人新作,扩大优秀文艺作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着眼于凝聚智慧和力量、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在服务文艺工作者方面有更大力度。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更加广泛、更加紧密地团结和凝聚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不断加大培养和服务力度,努力推出一批文艺领军人物和各门类创新型、复合型文艺人才。要健全会员的组织网络体系,筹建完善国家级文艺人才库、专家库,依托协会、贴近会员,扩大联络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文联组织向基层单位延伸,向新兴艺术领域延伸,把新的文化组织和从事文艺工作的自由职业者纳入服务范围。要深入开展文艺工作者状况调研,了解他们的心声和需求,研究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老艺术家的服务力度,完善老艺术家从艺纪念、寿诞庆贺制度,继续推进“晚霞”、“彩霞”、“朝霞”工程、艺坛大家音像工程、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曲艺名家风采工程和“送温暖”工程。要继续加大对中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为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举荐人才,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深入开展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拓展实施青年文艺人才海外研修工程,继续办好全国青年剧作家研修班等培训工程。要研究新时期文艺人才成长规律,把握人才发展状况趋势,办好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并积极筹建文艺研修基地,坚持育人为本、按需施教,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职业道德教育和文艺理论知识学习,为文艺骨干和文联干部学习进修、艺术创作交流、理论研讨创造条件。要按照中编办的批复要求,抓紧成立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带动发挥各文艺家协会的行业维权作用,创新机制,依法维权,逐步开展著作权专业鉴定,聘请法律顾问,开设维权咨询热线等,切实把行业维权服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和行风建设,制定出台《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和各艺术门类行业规范,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追求崇德尚艺的良好风尚。

  5.着眼于提高文联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更大进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努力做好各协会换届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力度,不断提高文联干部队伍素质,大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加强文艺理论建设,深入开展文联建设理论研究,加大文艺舆情和调研工作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当前关系文艺发展、文联自身建设以及文艺家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进一步树立全国文联一盘棋的观念,加强各级文联的组织网络体系、管理制度体系、行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总结推广基层的创新经验,表彰基层先进典型。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健全并实施新闻通气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社会资助,加大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投入,实施对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的奖励政策。要大力加强文联的信息化建设,抓紧组建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和启动实施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扩大对文艺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依靠全系统力量,办好中国文艺网,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提升文联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文联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繁荣发展文联报刊出版事业。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筹建国家大马戏院。要努力整合文联资源,推动发展服务文艺繁荣的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核心品牌,不断增强文联发展实力。广大文联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服务,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文联建设成为繁荣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培养文艺人才的重要基地,团结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编辑:子木)
共8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尾页 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