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赵实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时间:2011年11月2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4.拓展渠道、打造品牌,广泛开展民间对外和对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活动,在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配合党和国家外交大局,中国文联先后在奥地利、日本、埃及、智利、瑞典等国家成功举办“今日中国”艺术周、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艺术之旅”、“欢乐今宵”等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巴黎中国曲艺节、梅花奖艺术团国外行、当代中国美术精品世界行、中国书法环球行等品牌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至今,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已加入13个国际艺术组织,在6个国际艺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与众多国外文化团体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我们成功举办太湖文化论坛首届年会、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世界魔术大会、世界戏剧节、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国际幽默艺术周、亚欧国家电影家协会主席论坛、世界音乐论坛、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全球代表大会、中国-东盟当代舞蹈国际研讨会、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等大规模、高层次艺术交流展示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文联创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举办“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展演、美术书法展览,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大联展、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摄影大展、海峡两岸合唱节、两岸四地电影产业发展论坛、台北小巨蛋母亲节演唱会以及广东文联持续举办的“四洲杯”粤曲演唱大赛等活动,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同根同源的文化脉承,大大增强了两岸四地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合作。五年来,仅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就累计开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项目778项,组织出访、接待来访1.5万多人次,其中对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达160多项,人员往来近3000人次。

  5.广泛联络、加强服务,努力为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办实事办好事,在培养一支优秀的文艺大军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各级文联热情关心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完善走访、看望、慰问老艺术家制度,积极为老艺术家解决生活困难和医疗照顾等问题。认真为老艺术家的从艺纪念、诞辰庆贺举办纪念座谈会、作品回顾展、纪念晚会、出版文集等。精心实施“晚霞”、“彩霞”、“朝霞”工程、“艺坛大家”音像工程、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和口述历史音像工程,记录和展示知名艺术家的辉煌艺术成就。积极吸收港澳地区文艺家代表进入中国文联全委会,或加入全国文艺家协会、地方文联组织,密切与他们的沟通和联系。中国文联会同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功举办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迄今为止,共授予140名艺术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在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之际,隆重表彰6325位从艺60年以上的老文艺工作者。认真实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等,不断加强对文艺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及时反映文艺界动态和文艺家诉求。积极探索维护文艺工作者合法权益的有效办法,稳步推进电影、音乐、摄影等艺术门类版权保护组织的建立,支持中国视协成立演员工作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不断拓展文联组织的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职能。各地文联积极举办文艺研修班、培训班,开展评比表彰、创作扶持、依法维权,如上海成立演艺工作者联合会,海南成立旅居海南文艺家联谊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人新作“双优工程”等,有效地加强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联络服务,增强了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6.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切实加强文联自身建设,在推动文联工作科学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紧密围绕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及时组织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工作者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五年间,先后圆满完成11个全国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文联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形成团结、勤奋、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不断健全文联组织网络,目前,中国文联已拥有包括12个全国文艺家协会,31个省区市文联,新疆建设兵团文联和9个全国产业(行业)文联等在内的54个团体会员,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大多数地市州和县(旗)的文联组织网络,部分地区还成立了乡镇、街道、社区文联。围绕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实际,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对繁荣文艺和推动文联工作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编写《文联工作概论》,为文联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推介文艺活动、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不断扩大文联的社会影响。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中国文艺家之家并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文艺家的活动场所和中国文联的办公条件。各地党委政府也先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着力推动建设各级文艺家之家,如,云南文苑、湖北荆楚文苑等项目已建成或在筹建之中,各级文联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综上所述,八次文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成效显著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地位作用不断凸显的五年,是文联组织覆盖面不断拓展、凝聚力不断增强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宣部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大力推动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热情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团结奋斗、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也是文联主席团、全委会、各团体会员和全体文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让我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八次文代会以来,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德高望重的孙道临、林默涵、时乐濛、邵华、魏巍、谢晋、欧阳山尊、徐肖冰、马少波、梁披云、华君武、吴冠中、袁雪芬等著名文艺家先后辞世。他们是各艺术门类的名家大师,对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和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他们高尚的道德品格、深厚的艺术修养、杰出的艺术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八次文代会以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规律性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艺思潮。二是必须坚持和依靠党对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领导,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找准工作定位,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实现文艺界的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文联的凝聚力、创造力,努力培养一支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五是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一批优秀作品和品牌项目,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六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推动文联工作在继承中开拓,在创新中发展。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是:在转变文化发展观念、推动改革创新方面还有待增强;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引导和扶持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方面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在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拓展联络范围、推进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自律方面还有待加强,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努力推动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编辑:子木)
共8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尾页 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