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实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三、努力创新创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动文联工作科学发展
今后五年,文联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自觉地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服务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自觉地服务文艺创作,推动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更加自觉地服务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更大力度地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新创优,形成更加科学完备的组织网络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逐步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艺家之家,团结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1.着眼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在服务大局方面有更大作为。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重大节庆日、重大活动为契机,集中资源,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重点项目的创作,精心组织优秀文艺作品的展演展示展播展映,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声势有影响、引导性示范性较强的重大主题文艺活动。明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文联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明年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各级文联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策划部署开展“百花扎根沃土、艺术奉献人民”的主题纪念活动。要推动文艺资源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相融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打造和完善一系列影响广泛的品牌文艺活动。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外宣战略部署,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继续办好“今日中国”艺术周、太湖文化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具有国际影响的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海峡两岸合唱节等文艺品牌活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要创造条件、畅通渠道,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专家库、智囊团的作用,推动文艺家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在服务群众方面有更大成效。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心下移,把更多的文艺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文艺惠民服务品牌化、经常化、制度化,深入持久开展“送欢乐、下基层”、艺术进万家、职工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百花迎春”大联欢等文艺活动。要壮大文艺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文艺惠民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依托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地方文联、产(行)业文联和部队系统,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上下联动,积极开展城乡共建、区域共建、军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惠民活动。要鼓励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厂矿、军营、学校、社区、工地慰问演出、展示展映,举办文艺知识讲座,做好文化普及和文化惠民服务。要创作更多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文艺作品,运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各级文联要大力推动和积极指导群众性文艺活动,加大扶持力度,培训文艺骨干,创新活动载体,形成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