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服务中国梦 凝聚中国心

时间:2013年06月0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小莹

音乐界专家在参加“中国合唱一百年”

研讨会上认为,合唱艺术要——服务中国梦 凝聚中国心

“中国合唱一百年——纪念李叔同创作第一首合唱作品”音乐会现场 张大勇 摄

  继成功举办“中国合唱一百年——纪念李叔同创作第一首合唱作品”音乐会之后,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相关研讨会5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文、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李培隽和徐锡宜、田玉斌、戴嘉坊、周国安、向延生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合唱作品的百年创作历程和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讨。

  中国合唱事业

  起步晚,起点高

  从早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歌声伴随中国人民的前进历程。纪念中国合唱一百年,不能割断历史看发展。因此,研讨会首先以纪念李叔同先生创作的第一首中国合唱作品《春游》为契机,对李叔同的思想与艺术进行缅怀。

  李叔同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有着传奇一生的大师,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什么李叔同引进中国传统艺术中并不存在的合唱艺术,加以创新和推广,从而成为中国合唱第一人?徐沛东认为,正因为李叔同敏锐地捕捉到,合唱艺术在新式学堂教育中传播新思想、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

  合唱在国外从宗教唱诗开始,是至今仍保留得很好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是群众的艺术,合唱艺术从西方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革命历史紧密相关,有广阔的群众基础,迅速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由此有了《黄河大合唱》这样伟大的篇章。徐沛东认为,中国合唱艺术能够贴近人民,紧跟政治经济文化步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的合唱事业,起步虽晚,但是起点高,发展快。”徐沛东说。一直以来,中国音协十分重视对合唱事业的发展。2009年3月,为了普及与提高合唱水平,共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国音协创建了中国合唱联盟。如今,中国合唱联盟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民间合唱组织,团结了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合唱团队。

  中国合唱评奖

  促创作,重导向

  艺术要服务于中国梦,艺术要凝聚中国心,艺术要弘扬中国精神。陈建文特别强调中国合唱音乐创作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合唱艺术要团聚广大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代表作品。在合唱大的推动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资金来资助创作,来扶持适合群众传唱的、弘扬新时代精神的合唱歌曲,从而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作出贡献。

  而且,对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而言,合唱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载体。合唱事业强调“我们”,而不是“我”,合唱团队没有个人利益的追逐。合唱创作要立足群众,不能只顾标新立异,越写越难。徐沛东提倡,中国作曲家要多写群众张嘴能唱的合唱作品,而不是追求个人在创作领域中的新、奇、难。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时期人民对合唱有更多的需求。“今后,中国音协会想办法、做倾斜,鼓励作曲家多写群众歌曲。”徐沛东表示。

  与会专家建言,不仅要通过评奖促进中国合唱艺术的创作,还要注重评奖的导向性。评论家戴嘉坊建议,合唱艺术的评奖要具有导向性,要注重人民性,也就是说要鼓励作曲家多写便于群众演唱和接受的作品。合唱艺术的评奖,可以倾向于对群众性合唱活动的评奖,而不是合唱作品本身的评奖。“如果仅仅是对作品进行评奖,那么会造成一些艰深作品的出现。作品写得太难,群众唱不出来。群众听不懂、唱不了,就无法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戴嘉坊说。

  合唱艺术的教育作用,对学生人生的塑造作用不可小视。李培隽认为,李叔同所创作的《祖国歌》作为学堂歌曲,通过歌词与曲调,教学生学做人和懂礼仪,这对我们当前的合唱音乐创作有所启发。这类歌曲也是我们今后合唱音乐创作所需要强调的,对于学生的人生启迪方面必将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

  合唱队伍建设

  短资金,缺人才

  音乐业界人士常说,合唱是一项付出很多、回报较少的事业。当前合唱事业发展面临排演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问题。中国音协合唱联盟主席徐锡宜指出,我们每位演员排练一次只有12.5元的补贴,然而演员排练场所的停车费是每小时8元,经过3至4小时的排练,基本上可以说是演员自己贴钱参加排练。所以,在合唱团里,人们经常会说:“如果为了赚钱,不要到这里来。”虽然资金短缺,但是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的演员们不图回报,只讲奉献。

  近些年来,合唱指挥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中国合唱发展的一个因素。现在很多合唱团由于请不到指挥,不得不从合唱演员里挑选人员来担任指挥。但是,如果要从提高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来讲,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批热衷于合唱事业的人才,共同致力于合唱艺术的创作、指挥、演唱、伴奏、管理与演出等。与会专家建议高校把合唱作为高等音乐院校的一个专业方向,加以强调和发展。中国合唱协会会长田玉斌指出,在西方,很多国家都有合唱学院,学习合唱指挥、合唱作曲、合唱演唱、合唱伴奏、合唱文学等,包括很多合唱基本问题的课题。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专门学习合唱艺术的系或专业。我们高等院校的培养,还没有看到我们国家对合唱发展、对合唱指挥和合唱作品的需求,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由此,田玉斌呼吁建立一所或者几所合唱学院,或者在高等院校设合唱系、合唱专业。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