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且行且思,致敬青春——导演赵宝刚谈电视剧《北京青年》

时间:2012年09月14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阳

  《北京青年》是一部关于“出走”的电视剧。

  和《奋斗》、《我的青春谁作主》一样,这一部赵宝刚“青春三部曲”的煞尾之作在几大卫视首轮播出之后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形成了话题效应。与前两部作品相比,《北京青年》中的年轻人追寻自我的决心更加坚定,行为也更加激烈,他们直接走出家门,远离从小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漫漫长路上收获点点滴滴的人生体验,最终与内心深处那个真正的自己赤诚相见。

  从《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一路走来,直到拍完《别了,温哥华》,赵宝刚一度陷入了创作的迷茫期。“一时不知道可以拍什么,”赵宝刚说,“我就感觉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思想意识和我们这一代已经不一样,我想表达出这种不一样。”

  创作瓶颈期的赵宝刚,想起了1998年拍摄《永不瞑目》时的一段经历。“1998年我走了25个城市,最后到了西藏,某天晚上我自己溜达到驻地的小山上,但当我躺在山上仰望星空的时候,突然间觉得,每天在一个城市里面,容易随着惯性走,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甚至成为社会欲望的奴隶,并开始为欲望而付出。因此我发现,人生中应该给自己安排一些时间出去走走,才能对生活和自己有新的发现。”

  正是在这段经历的启发下,才有了后来的《奋斗》、《我的青春谁作主》,以及今年的《北京青年》。应该说,《北京青年》是《奋斗》和《我的青春谁作主》的延续,承载着赵宝刚对“80后”、“90后”新一代年轻人生活精神状态及其所处时代的种种思考。“我认为对每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重要得多,这是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电视剧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想法。”

  而《北京青年》则更加切实地追溯和表达了这些创作的灵感来源,剧中年轻人的“出走”使它成为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公路剧”。“《北京青年》开机的时候,我手里的剧本只有5集,但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要求所有演员跟我一起行走130天,北京、烟台、深圳、香港、丽江、天津……这不叫拍戏,就是生存体验。”风景在路上,体悟也在路上,赵宝刚说:“有了这么一次经历,对人生的感受会不一样。”

  从16岁时的翻砂工成长为今天的知名导演,青年时期丰富的成长阅历赋予了赵宝刚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过硬的生存能力。但他发现,今天的年轻人却仅仅重视文化的培养,而忽视了对生存能力和眼界心胸的培养。

  “现在很多年轻人从学习、成长、工作,容易从一种惯性到另一种惯性,缺乏胸怀和眼界。《北京青年》反映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有我个人的影子。第二个是社会,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年轻人过分讲求物质,在青年时期就成了物质的奴隶,我觉得这不是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第三个方面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重视文化,但缺乏过硬的生存能力。”赵宝刚说,《北京青年》就是要号召一种摆脱欲望、自我成长的意识。“我通过作品提出来这个问题,观众才会去想,其实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价值——我希望观众看到社会的惯性对你们的推动,然后停下来思考思考,这才是《北京青年》的价值。”

  每个导演都有最适合传递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题材和手法,对于赵宝刚来说,“青春”题材正是这个“最佳选项”。不管是《奋斗》、《我的青春谁作主》,还是这一部《北京青年》,对他来说,这些作品不仅是延续他青年时代的梦想,也寄托着他对已经走过的人生和当前社会的种种思考。但不无例外的是,这些作品每每播出都会引发争议——有观众喜欢作品中的青春、活力和时尚,也有人批评其情节缺乏、对白夸张、不接地气,不能反映当下年轻人真实的生活状态。面对种种质疑,赵宝刚认为,这一系列“青春”题材的电视剧正是年轻人精神状态的最真实的表现。“现在一些文艺作品都沉迷在所谓的表现生活的真实状态,但这种表面的真实有时候是没有力量的。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苦难,观众需要在文艺作品中寻求一点导向、一点精神、一点方法,而不是仅仅听到一些和生活中雷同的牢骚。”赵宝刚说,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通过作品传达给现在的年轻人,是自身的责任所在。如果说只是娱乐,我觉得拍摄影视作品也没什么意义,它还是要讲一点文化导向,讲一点思想性,在娱乐和观赏的同时,还给人一点文化启迪,这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