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皇宫里的“中国意象”
艺术交流 VOL.02/2014|裔萼
巴黎大皇宫外挂出“中国意象”展览海报 韦枫\摄
《当代文物2#》王中

  • 巴黎大皇宫外挂出“中国意象”展览海报 韦枫\摄
  • 《当代文物2#》王中
   

  巴黎暮春的中国艺术之花 

  阳春三月,世界艺术和时尚之都巴黎,在这座国际大都市岁岁迷人的盎然春意中,这一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香榭丽舍大街两边挂满了迎风飘扬的中国和法国国旗;沿着塞纳河散步,会与连绵数里的骑兵仪仗队相遇;当然,还会遭遇全城的交通不畅。巴黎人说,国庆节也没有这么隆重!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在此期间,巴黎盛装以待,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中国美术馆与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在这个阳春三月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与法兰西以及世界各国的观众见面。这是当代中国艺术首次在历经百年时光而熠熠生辉的法国巴黎大皇宫展出,也恰逢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展览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由中国美术馆和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共同策划,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副馆长马书林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担任策展人,精心遴选了60位当代中国水墨画家和20位雕塑家,以“中国意象”为题,向法国公众展示富有东方意蕴的中国水墨画和雕塑艺术创作。展览揭幕之际,适逢“艺术巴黎”博览会也同时在巴黎大皇宫举行,当代中国水墨和雕塑艺术与来自法国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共同呈现在观众面前,为展开不同文化的对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为中法当代艺术界搭建起了一个欣赏、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意象” 

  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深有感触地说,组织如此大规模和高水平展览来到法国非常不容易,参展艺术家都是当代中国艺术界的名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和个人风貌,展览基本反映了当代中国水墨画和雕塑艺术的最新探索成果和最高水平,通过这个展览,法国人民能够了解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勃勃生机。 

  法国艺术家联盟主席、法国骑士勋章获得者米歇尔金对展览赞叹不已,他对“中国意象”这个展览主题很感兴趣,饶有兴致地与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探讨“意象”一词的具体含义。马书林说:“中国画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中国画传统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意象造型始终是中国画创作所遵循的艺术法则,它既不是完全客观再现的具象,也不是完全脱离物象的抽象,而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艺术家们以意象思维表现对象形骸之外的神采和不似之似的神韵,将平凡的自然形态转化为意象性的艺术形态,使观者品味赏真,意味无穷。” 

  米歇尔金说:“似与不似,不似之似,中国艺术真是玄妙而神奇!他希望这样高水平的当代中国展览在今后能够更多地来到法国,让法国人民领略东方文化的魅力。”艺术评论家克里先生曾多次访问中国,他对居住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非常熟悉,曾撰写过多篇评论文章。此次,他特地从巴比松赶来巴黎参加“中国意象”展览的开幕活动,他非常欣赏“意象”这一展览主题,他觉得田黎明的《高原阳光》、马书林的《贵妃醉酒》、刘金贵的《酒歌》等作品特别契合他心中所理解的“意象”一词,不拘泥于形似,新颖而自由。范迪安说,之所以选择中国水墨画和中国雕塑艺术到法国展出,是因为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中国水墨艺术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中呈现出活跃的生机,那么中国雕塑艺术则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形成创造的景象。中国当代雕塑家在中国自身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雕塑从古典到现代的经验,表达了宽广的当代社会与生活主题,在雕塑语言的开拓和创新中同样也充满了文化的理想和关切。 

  领略水墨灵动之美 

  在巴黎大皇宫二楼荣誉厅,1000平方米、高大而宽敞的展厅里,迎面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展览的主题墙,展览的标题、策展人、主办机构等以法文、英文、中文三种文字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艺术巴黎”为此次展览特别制作的浅冷灰色的展墙,与大皇宫略显暖灰的墙体相得益彰。参加展览的60件水墨画作品大致以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为不同板块而展示,20件雕塑作品则错落有致地陈列在展厅各处,不同的题材与材质的雕塑与邻近的水墨画之间构成了有趣的关系。 

  水墨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介质,而且展现了关于自然与世界、生活与生命的中国观念,它讲求笔墨运行中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智慧的直觉性体悟,构成世界多元文化中璀璨的一元,其神秘而超越世俗形态的视觉意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在世界文化艺术版图上双峰并峙,各成体系。“中国意象”展览将当代中国水墨画名作带到法国来,让法国人民近距离地欣赏水墨画,了解这一古老的画种在当代焕发的无限活力,并领略水墨灵动精微之美,感受其中蕴含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 

  巴黎大皇宫的中国人物画廊 

  展现在巴黎大皇宫里中国水墨人物画,让法国观众领略到中国艺术家别样的艺术创作。他们既具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又具有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既具有水墨画的笔情墨趣,又使得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同时将传统笔墨赋予时代新意。这些中国水墨人物画仿佛在巴黎大皇宫里构成了一个中国多民族生活的绚丽画廊。 

  在这些画家中,有的以中国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他们以精湛的而充满感情的笔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形象,让法国观众通过这些作品领略在中国56个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在这些艺术家笔下,少数民族人物多姿多彩,刘大为、冯远描绘的新疆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人民淳朴而开朗,田黎明、杨晓阳、李传真、于文江描绘的藏族人民虔诚而纯净,张道兴、刘金贵、张鸿飞、李爱国描绘的蒙古族牧民豪放而幽默,朱理存、陈孟昕、刘临、李青稞描绘的苗族女子秀美多情,马振声笔下的傣族姑娘窈窕婀娜、谢志高笔下的彝族姑娘热情大方…… 

  与这些优美动人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一起构成巴黎大皇宫里中国人物画廊的,是不同地域的汉族人民风格独具的人文风貌。赵奇、袁武、李翔、张立柱、纪连彬、齐鸣塑造的北方农民憨厚、质朴;刘健、陈子描绘的福建惠安女勤劳善良;张江舟笔下的矿工乐观向上;张培成、桑建国、宫丽、王冠军、罗寒蕾、杨柳的都市年轻人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或以谨严精微的工笔描绘,或以自由舒展的水墨晕染,鲜活再现了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境遇…… 

  中国写意和西方写实的交融 

  展现在法国观众面前的中国山水画,既是中国的,又吸收了人类文明的营养。艺术家们在观念上继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语言上,或借鉴西方画法,或立足于传统,以鲜明的个性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王明明、方向以小写意的笔法和西式的透视法描绘风景,有别于传统的山水程式;李宝林、杜大恺借鉴西方构成主义和抽象主义艺术,作品笔墨简约,意境深远;方骏、朱道平、林容生以工细不苟的笔墨描绘南方山水的秀润多姿;陈辉吸收印象派对光影的表现,其作品笼罩着如梦似幻的光与影…… 

  巴黎大皇宫里的中国花鸟画,又是让法国观众沉醉的别样景象。张桂铭的花卉四条屏以艳丽的色彩和构成式的画面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程式,充满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刘巨德以抽象的笔墨表现夜色中的星光和小草,浓黑的墨色中闪烁着斑驳的白色光点,画面迷离而充满诗意;苏百钧的工笔花鸟画工细而不板滞,高古而雅致;韩书力的骆驼在黑白灰的色块对比中追寻现代意味;贾广健工笔勾染的秋荷与陈鹏彩墨淋漓的花卉相映成趣……这些作品生动阐释了水墨画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理解,对中国画笔墨技法的熟练驾驭,对时代精神的精彩表达,对个人画风的强烈彰显。 

  参加“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的雕塑艺术家,都来自雕塑院、美术学院等重要学术机构,他们都是雕塑界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其创作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其中,既有对传统写意精神的挖掘,也有对西方写实传统的借鉴,以及对现代抽象性表现方法的吸收,表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面貌。吴为山的《老子》写意空灵,李象群的《黄公望》神韵超然,霍波洋的《清源》意境悠远,田世信的《母与子》构思精妙、造型夸张,将传统漆艺与现代雕塑之美融为一体,李先海从中国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人物朴拙传神,陈连富的《美子》娴静雅致,具有古典静穆之美,黎明的《墨马》巧妙地将中国的书法艺术与雕塑艺术相融合,线条之美在三维的空间中无限生发…… 

  从艺术到心灵的“中国意象” 

  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认为,中国美术馆与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共同策划的这一展览,代表了当代中国水墨画和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赴巴黎举办展览,适逢其时,在中法两国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展览不仅有助于法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艺术和文化,领悟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更有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翟隽希望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美术馆,在今后继续发挥中外艺术交流主流平台的作用,继续策划更多更好的展览走向国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 

  在巴黎展结束之后,“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还于57日至14日返回北京中国美术馆进行汇报展览;回国展出,亦向国内观众展示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成果。当法国观众在塞纳河畔亲身感受到这些精彩的当代中国水墨画和雕塑作品所展现的“中国意象”、从而生动领略到蕴含其中的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时,他们会因此感受到并非仅仅在笔墨和线条之中、而是在人们心灵中的“中国意象”之美。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