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 甘肃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纪实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1   作者:刘越高 惠富强   来源:天水日报

    改革开放前,或者说是80年代以前,当你向外地人提起天水时,许多当代人的表情都显得很惘然。不管你如何向他们背诵范长江对天水的溢美之词、夸耀天水悠久的历史、或描述麦积山石窟的壮美,都无法改变天水在他们心中业已形成的既定影象。甚至很多人片面地认为,由于你地处大西北,那肯定是个十分荒凉之地。然而就在那时,熟知并心仪古城天水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只是,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文化生态上的熟知心仪。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桥驿在为天水知名学者刘雁翔的《伏羲庙志》所作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天水是我年轻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当时正是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的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向往,无非是尽量从历史典籍和当时媒体有关西北的报道中寻取一鳞半爪而已,这个名城名地,对我来说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上世纪80年代以后,曾有两次几乎可以一偿夙愿的机会,却又失之交臂。人事变迁确实不可逆料,20世纪不能完成的遐想,在新的世纪之初,竟骤然如愿以偿。2001年夏,承天水市人民政府之邀,我们夫妇访问了这座仰慕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游览了素闻其名的麦积山等胜迹,而且还参与了羲皇祭奠,还攀登了卦台山。目览名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构筑,左顾右盼,应接不暇,令人心为之豁,神为之移。

    陈老对天水可谓知之深念之切,从相知到相见,中间竟隔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陈老与天水的缘分及结果,深刻反映了天水从封闭到开放所经历的巨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天水丰富的文化宝藏,开展了以伏羲文化建设为龙头的一系列特色文化建设行动,天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天水人民前赴后继的文化振兴热情,陈老及许多文人学者对天水的心仪恐怕只能永久地停留在纯文化生态的层面上。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到天水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邓小平、江泽民、胡耀邦、乔石、朱镕基、邓力群、邹家华、费孝通、许嘉璐、王光英、李铁映、贺国强、陈慕华、任建新、张思卿、杨汝岱、毛致用等。1992年,江泽民视察天水时欣然题词“羲皇故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临视察,不但给天水的经济建设以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也坚定了天水人民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信念。

    沧桑岁月孕育璀璨的文化宝藏

    中国历史名城天水——古成纪,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地处祖国的内陆腹地,雄居甘肃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在450—600毫米。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说:“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一样,以为是风景优美,生产富饶,人物秀丽的地方。”另曾有一篇题为《神话的土地万物花开》的散文这样描写过天水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是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造就了这神秘美丽的一方水土。北部的陇中黄土高原山地、南部的南秦岭山地、东北部的陇山山地构成了她天然的屏障,为她遮挡着北方的严寒和南方的溽热。她是造化物的神秀,是天地最为挚爱的女儿,她秉承了父亲河的豪放和洒脱,同时又承传了母亲河的温柔与美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她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温暖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她成为人类早期繁衍生息的栖居地;在文化版图上,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由于土壤肥沃,生产发达,商贸繁荣,生活富庶,加之东邻宝鸡,南接陇南,直通巴蜀,襟带省会,北毗平凉,绾毂宁夏,历来为陇东南军事、交通要冲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水作为古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是联结西北与中原及西南地区的枢纽,“过陇坂”、“发秦州”是古代商客、文人和使者笔下形容天水交通位置最频繁、最耀眼的词汇。

    天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就有早期人类在天水生存活动,武山人头骨化石据考证距今已有38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这里的活动更加频繁,已发掘出土的比较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秦安大地湾、西山坪、樊家成、柴家坪、马跑泉、张罗、渭水峪、礼辛镇、毛家坪、西旱坪、观儿下、种谷台等文化遗址多达百处。其中大地湾遗址总面积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至2米,已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距今约8300至4900年间,早期人类就在这里生产生活。遗址陶器上的彩绘和记事符号,是研究我国彩陶和文字起源的重要资料。碳化谷子和油菜籽,可以推断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种植地之一。大地湾文化遗存比仰韶文化早近两千年,为我国发现最西端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发掘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多,在全国罕见。大地湾遗址荣列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第12名,成为光耀中华、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溯本求源,中华龙最早源于我国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太昊伏羲氏部落图腾徽号。史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史料记载,伏羲女娲均生于古成纪,即今天水。关于伏羲、女娲的诞生地问题,从《史记》、《资治通鉴》及许多史料开始到今人的考据,早有定论,于此不再繁述。天水市内现有一座元代始建、明代重修的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祭奠伏羲的伏羲庙。古代“陇”、“龙”相通,在天水,以龙、陇命名的山川地名众多,并自古沿用至今。伏羲是中华民族景仰的人文始祖,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摆脱了洪荒时代的蒙昧,探索发明了新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画八卦、造年历、结网罟、取火种、始熟食、养牲畜、尝百药、兴嫁娶、造书契、制琴瑟、作乐章……为中华民族早期的文明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根基。

    天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发展、壮大、崛起之地。殷商中后期,秦人西迁,“在西戎,保西陲”。周孝王时,周王朝册封在汧、渭之间养马有功的秦先祖嬴非子为附庸,在秦地建邑号,号嬴秦。至公元前762年,秦文公举族迁移关中,秦人在天水生活了三百余年。

    天水,素有“陇右门户”、“甘肃东大门”之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国时期,曾是魏蜀极力争夺的军事要冲,战事频仍。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大战天水关,智收姜维、木门伏射、火攻司马懿以及空城退兵、木牛流马运粮、卤城刈麦、九伐中原等著名战役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天水留下了众多的三国古战场和轶闻典故,是当今研究发掘三国文化的重要地区。

    天水,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丝绸之路从西汉开通至唐朝兴盛,不仅繁荣了东西方商贸交易,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资治通鉴》载,唐玄宗时,“自安运门(长安西北第一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右地区不仅是当时天下闻名的商贸繁荣富庶之地,也是佛教东传的兴盛之地,从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及水帘洞、木梯寺、大像山、华盖寺等石窟群。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山势壮观陡峻,蔚为雄奇,在国内外石窟群中罕见。佛教泥塑造像尤以南北朝等早期作品之多和雕塑艺术精湛居全国之首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与周边景点组成的麦积山风景区,为国家首批公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之一。世界遗产中心官员评价:麦积山不仅是中国人的遗产,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天水,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文物遗存丰富,民俗风情独具风韵。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独特地理位置,北雄南秀兼备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形成了天水风景名胜遍布全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现有261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市数万件珍贵馆藏文物,向人们展示着天水历史文化的辉煌。天水人杰地灵,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曾孕育出众多的著名历史人物,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美诗名句。人文始祖伏羲、秦朝先祖嬴非子、汉忠烈将军纪信、壮侯赵充国、飞将军李广、辞赋家赵壹、三国蜀汉大将军姜维、十六国前秦皇帝苻坚、织锦回文的苏蕙、唐高祖李渊、布衣宰相权德舆、乱世歌者王仁裕、诗仙李白等历史名人的传说,杜甫客居秦州时的光辉诗篇,无不让人感慨系之,心向往之。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形成了天水民间工艺、饮食文化、歌舞杂艺等灿烂多姿、丰富多彩的天水风情与民间艺术。千百年岁月的积淀,铸就了天水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沧海桑田的变化历史给天水留下了蔚为壮观的古迹名胜和众多的文化宝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址遗存,映现着陇上明珠独有的风韵。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以及瑰宝遗珍、风景名胜、名人风采、民俗风情、神话传说,交相辉映,如同一幅纵横古今的壮美画卷,折射出天水历史文化深远的内涵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天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异常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值得全国、全世界珍视的,也是值得天水人引以自豪的。中共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说:“天水人文荟萃,文化古迹众多,概括地讲,有五大文化特征: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前三种文化又是中华本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国古战场文化和麦积山石窟文化的独特性为国内所仅见。天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兵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丝路文化、古建文化等则是天水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天水文化底蕴深厚,内涵极广,如何开发、保护、利用好五大文化,是我们今后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突破口。”

    众志成城重建失去的文化家园

    多年以来,天水在全国文化版图上的待遇,和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几乎成了每个天水人的一块心病。90年代初,深圳建设了名噪一时的“锦绣中华城”,将全国各地许多名胜古迹微缩其中,成为当时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可是在“锦绣中华城”中,中国的四大石窟突然变成了“三大石窟”,就是没有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件事给长期以来感觉不错的天水人以极大的刺激。究其原因,除了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这些客观原因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水文化大多属于史前文化或人类社会早期的文化,零星地散落于各种文献典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人类童年时期的痕迹也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模糊不清,开发利用薄弱,对外宣传更谈不上。所以,如何挖掘整理典籍及保护、开发那些历史遗存,加强宣传力度,向世人呈现她原有风貌,使天水文化从生态意义走向物质化,成了天水文化振兴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天水对历史文化的开发研究,本着立足于现实,服务发展的思路,以历史文化内涵为起点,以开发利用为落脚点,以强化天水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点,组织专业人员对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整理。在挖掘整理中坚持以史实为依据,以现实需要为目的,把综合整理研究与分析定性统一起来,以综合整理的方法夯实研究结果所依托的基础,以定性分析的方法提炼出本质和代表特征,逐渐形成系统,对外影响也越来越大,走出了一条富于特色的开发利用道路。2002年,天水市第四次党代会做出了关于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重要战略决策。2003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把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列入到了政府的重点工作中,隆重召开了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天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意见》,制订了详细的建设《规划纲要》,全面启动了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围绕特色文化大市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基层文化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为工作着力点,稳步推进了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工作。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美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道路。从上世纪“文革”梦中惊醒的美术界,一直走在当代艺术拨乱反正的前列,大胆突破艺术禁区,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摸索回归正确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