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受听众热捧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0 作者:王营 依柔 来源:深圳文学艺术网 |
深圳市常设的文化品牌活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于4月13日如期开讲。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市文联承办了文学艺术方面相关的选题讲座,受到听众的热捧。 艺术的发展动力在于不断创新和革新 4月16日(第二讲),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姜昆以“相声三十年”为题,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相声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姜昆指出,相声的发展动力在于不断创新和革新。他以一代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为例,指出侯宝林正是具有对传统相声进行理性审视的文化自觉,敢于剔除传统相声中的低俗内容,使相声艺术走进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殿堂,才最终成为相声艺术界一代宗师的。相声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形势下要寻找出路,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审美情趣。姜昆提出相声艺术创作的四条标准:是不是说新唱新?是不是雅俗共赏?是不是以小见大?有没有改革出新?以此来殷切地期望年青一代相声演员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相声艺术的出路,并开拓相声艺术发展的光辉前景。 重绘中国文学的地图 4月20日(第四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和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讲座中表达这样的观点:我们国家的每一个民族,每一片地域上生活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他们对同样的人物、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都是各有不同的,由此才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因此,我们理解中国文化,需要仔细分析它所包括的每一个精彩的部分,发掘其中的每一种丰富的文化意义,这样才能够还原中华民族文化的本原状态,发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撰写中国文学史,既要考虑时间的维度,又要强化空间的维度,既要讲中原的动力,又要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动力,既要看到文学的叙事技巧,又要看到这些技巧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样写出来的文化史才能带有一种智慧性,绘制出来的“文学地图”才是完整的、丰厚的、有魅力的。而这样一幅幅文学地图,是我们这个正在崛起的伟大民族与世界对话的身份证。 文学创作的双重真实 4月23日(第五讲),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讲述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历史与艺术的双重真实”。他以自己创作的“落霞”系列的三部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为例,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体会和见解。他认为,文学创作要兼顾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创作出既有丰厚历史积淀,又有鲜明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唤醒中国知识分子沉睡的灵魂 4月27日(第六讲),著名作家从维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向深圳市民讲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回顾自己坎坷的一生,从维熙说,虽然那是一段不愉快的记忆,但是苦难是另一所社会大学,悲剧会使人变得深刻。1979年重返文坛后,从维熙以创作《大墙下的红玉兰》轰动一时,充分说明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精神和他在文学造诣上的升华,而他在文学上的脱胎换骨,实际上正得益于那段特殊生活经历的磨炼和锻造。从维熙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为例,动情地称自己是在历史新时期死而复生,由“鬼”还原成人的一位作家,而他生命的复生和文学的复活,折射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维熙认为,改革开放30年,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的腾飞,而且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变化和思想上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唤醒了中国知识分子沉睡的灵魂,所以现在的作家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环境,多说真话,多出佳作。 俄罗斯音乐的魅力 5月10日(第9讲),上海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张国勇为深圳市民讲解“俄罗斯音乐的魅力及欣赏”。他把俄罗斯民族的特征概括为既有东方人的细腻,又有西方人的典雅,同时还具有游牧民族的放荡不羁,这样的民族特色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的音乐。在现场,通过欣赏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等名曲,张国勇介绍了俄罗斯交响乐从古典到现代时期的发展历程和音乐特色,详细讲解了交响乐的情节、节奏和产生的背景,引导听众去理解和欣赏交响乐所表达的情和景。 京剧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 5月11日(第10讲),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孙毓敏为深圳市民带来一场题为“浅谈京剧美学与流派文化”的精彩讲座。她把这次讲座称为“京剧艺术谈心活动”,期待通过她的演讲,能够引发听众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喜爱京剧、欣赏京剧。孙毓敏介绍了京剧发展的简史及近年来在欧洲演出的盛况,认为京剧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作为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艺术,更应该建立一种自信心和一份教育青年一代热爱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潜心探索如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变迁的过程当中保存自己的特色,如何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同西方文化的交融当中不丧失自己独具的精神。兴之所至,她还分别以中、英、日三种语言演唱了京剧著名选段《苏三起解》,引来满堂喝彩。 山水画体现中国文化精神 5月25日(第16讲),中央美术学术副教授、画家丘挺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山水画赏析”的讲座。他说,山水画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艺术高峰的三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因为山水画本身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息息相关,人在表现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山水的无限的可能。从文化的深层根源上看,中西方文化有着文化理念上的根本差异,这使得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方法,由此显出中国山水画的高远意境。 民间资源是艺术家创作的丰富宝库 5月31日(第17讲),《科幻世界》杂志主编、作家阿来与听众畅谈“民间资源与文学想象”。他认为,目前我们在讨论中国作家、中国当代文学时,对民间资源的关注是不够的。我们总是习惯于从书面文学到书面文学地去讨论作家所受到的文学影响,却忽视了他所受到的来自民间的文学影响。而事实上,每个人一诞生下来,就生活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了,哪怕我们还没有形成文学概念,就已经在接触民间的口头文学了。民间资源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一个丰富宝库,我们在进行文学表达的时候,应该时时处处深入到民间,好好地向民间文学学习。阿来说,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个东西可以成为我们思想的两只翅膀,使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文学是灵魂的倾诉 6月1日(第18讲),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为深圳文学爱好者做了一场题为“文学的启迪”的精彩演讲。“文学是我灵魂的倾诉,也是我对人生的见证。”王蒙从四个角度谈了文学对人生的启迪。一是文学与历史;二是文学与感情;三是文学与社会;四是文学与生活。王蒙指出,文学里面确确实实传达着生活的滋味。文学里面不仅仅有控诉,不仅仅有悲哀,也不仅仅是痛斥黑暗,文学肯定了青春,肯定了母爱,肯定了爱情,肯定了此岸的日子。因此,我们不能够只看到文学里批判、愤怒、痛苦的一面,而应该同时看到文学给我们力量、爱心、快乐、喜悦的一面,从而激发我们去热爱生命,去热爱生活。 李兰妮“走出抑郁” 6月29日(第30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李兰妮以一名抑郁症患者的身份,亲身讲述她“走出抑郁”的心路历程。李兰妮把自己与抑郁症病魔抗争的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困惑、无知阶段,第二个是治疗和自救阶段,第三个是反思和升华阶段。李兰妮还带来了她的新作《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这部书由“认知日记”、“随笔”、“链接”、“补白”四个部分组成,特殊的结构被誉为是一部超文本的厚重作品。她深有感触地说:“人的精神生存和精神健康值得关注,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和谐。深圳人压力太大,精神疾患较多,希望我的讲座和这本书能帮助大家。”现场听众都被李兰妮直面疾病的勇气和真情流露的演讲深深打动,报告厅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李兰妮说:理解、鼓励和关爱,是温暖抑郁症患者的心灵,帮助他们克服心魔、勇敢面对疾病的最好方法。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