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著名诗人感受中国改革开放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16 作者:孟祥麟 来源:人民日报 |
阿弗塔伯·沙米姆教授是巴基斯坦著名的乌尔都语诗人,他从1972年起多次到中国,并在中国居住了14年之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阿弗塔伯教授在诗歌创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他的作品主题就是让世界变成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阿弗塔伯教授因其在乌尔都语诗歌界的成就而享誉国内外,2006年被授予巴基斯坦“总统杰出贡献奖”。日前,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其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感受以及对中国未来的美好祝愿。 “1972年7月至1976年7月,我第一次到中国,就在北京大学教授乌尔都语。”阿弗塔伯教授非常兴奋地回忆道:“那时,我每月工资600元,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了。当时的北京就像一个‘大村庄’,没有多少现代气息。人们都骑自行车,公路上的汽车很少,那时站在北京大学门口半个小时都不一定能看到一辆汽车——这些是我对中国的最初印象。” 阿弗塔伯一家第二次到中国是在1978年至1981年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们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他回忆说:“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它就不能向前发展。但是当邓小平最初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时,我心中却有些疑惑不解。不只是我,很多普通中国人都难以理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终于明白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等于贫穷’。社会的发展证明了邓小平的确是一位伟人。我们尊敬他,非常钦佩他的远见卓识。” 阿弗塔伯说:“第二次去中国的时候,我的工资涨到了每月800元,中国人的衣着有了明显的变化,色彩越来越多,女士们也开始打扮起来。第一次去的时候,中国朋友不可以随意探望我们,必须提前经过批准。第二次去的时候情况就好多了,尽管对外国人还有一些限制,但是中国朋友可以自由地探访我们。我的女儿也同一位中国教授的女儿成了好朋友,经常到她家去玩。” 当时,会讲英语的中国人很少,阿弗塔伯和朋友交流需要通过翻译,好在他有很多学生学习乌尔都语,因此交流起来比其他人要好一些。不过,他不无遗憾地说:“学生们都和我说乌尔都语,他们是练会了,可是我一点也没学会汉语。不过,我的孩子们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我的儿子还读了汉语言文学的硕士。” 阿弗塔伯一家第三次去中国是在1989年至1990年,当时他到《中国画报》工作。这次他最深的印象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很多外国旅行团来中国旅游,中外人士可以一起住在宾馆里了,公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北京变得更加多彩。 阿弗塔伯觉得,他第四次中国之行的4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回忆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建了很多宾馆和商场,市场也比以前繁荣很多,路上汽车越来越多。如果说第一次见到的北京是一个‘规划过的大村庄’,那么这一次我感受到的是它的现代气息和活力。”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阿弗塔伯一家住在了北大校园里。他深情回忆道:“中国同行和学生们都变了样子,他们思想更加活跃,经常到我家来讨论各种文化和艺术方面的问题。我和学生们一起外出游玩,我感觉自己和他们一样年轻。” 阿弗塔伯最后表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注重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市场上的消费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不再与世隔绝,而是一个在国际舞台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国家。中国正在运用自身影响力在国际社会发挥巨大作用。75岁的阿弗塔伯坚定地说:“没有改革开放,一切都没有可能。”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