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戏剧话题

川剧《草鞋县令》如何在产教融合中实现铸魂育人

时间:2023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戏剧杂志 作者:
0

  一

  从讲台到舞台的价值旨归

川剧《草鞋县令》

  有“蜀戏冠天下”之称的川剧是四川文化底蕴最为厚重的艺术样态。2022年9月15日,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川剧《草鞋县令》斩获第17届中国文化政府奖文华大奖并受四川省政府表彰,让阔别此项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15年的四川文艺再攀高峰,文艺川军无不欢欣鼓舞。全体川剧人更是如沐春风,倍感振奋。作为全国唯一以艺术院校参赛并两次斩获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的艺术院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自1953年建院以来培养了31名文华大奖、梅花奖等国家级艺术行业最高奖项的得主,占四川获此类奖项总人数的60%。产教融合让老师的技艺在舞台上得以锤炼,打破了学生的技能与行业壁垒,教学相长亦演亦学,师生在产教融合中实现院团合力铸魂育人。

  二

  立德树人显成效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集体合影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前身为四川省川剧学校,作为四川省“振兴川剧”的三大基地之一,从1953年办学至今,本校已有69年的历史。川剧表演专业现为教育部、文旅部、国家民委确定的“全国民族文化传承创新A级示范专业点”和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龙头专业。川剧专业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文旅部教学名师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3名,戏曲名家工作室3个,在校学生近200人。川剧《草鞋县令》为四川艺术学院与四川德阳市政府的校地合作剧目,自2018年首演以来,川剧系50余名师生在《草鞋县令》基础版中不断打磨提升。此次《草鞋县令》2022年版主创团队又以“脱胎换骨”之姿重新归零创排,在整个故事情节、结局走向上进行了大幅删减调整。剧目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打造,打通了讲台和舞台,实现了院团强强联合,被业界誉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范本”。通过大师引领,院团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剧目带动教学、以创作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舞台检验教学,实现了创演融通,有效提升了川剧教育教学水平,依托非遗传承人群研习平台建设起四川艺术创作孵化中心和转换研创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奖励与支持。2022年,川剧学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戏曲表演赛项中斩获二等奖,在第5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中荣获二等奖,3名学生入围第4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1名学生获第26届中国戏曲“小梅花”称号。2022年11月,在四川省第6届青年川剧演员大赛中,作为唯一的艺术院校,该校参赛者与来自四川省13个市州、省级文艺院团的75名选手角逐。11个参赛剧目包揽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7个,实现剧目全部获奖,成为自“青川赛”2012年开赛以来的唯一“大满贯”参赛单位,获得业界高度点赞。因人才培养实绩突出,川剧系获2022年四川省政府表彰“金熊猫”先进集体奖。

  三

  铸魂育人的实践路径

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辅导学生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共有13名教师、3位学生作为主创团队参与创排此次提升打造版《草鞋县令》。其中,饰演纪大奎的陈智林为川剧领军人物、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谊(饰演纪大奎夫人)、肖德美(饰演杨承祖)、李乔松(饰演吴中隆)、苏明德(饰演雍奴)等剧中主演均为川剧系在职教师,产教融合让老师的技艺在舞台上得以锤炼,打破了学生的技能与行业壁垒,教学相长亦演亦学。

  1. 师生同台,教学相长,以文化人。“台上讲艺德,台下讲人格”,实现德艺双馨是培育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基本遵循。艺术学生没有舞台实践,就像医生没有临床经验一样,学生只有通过更多的舞台互动、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理解戏曲艺术的表演特征。通过数遍的舞台实践,学生才能更深入地掌握如何运用传统表演程式来塑造人物形象,更能体会通过自身表演如何与观众 “共情”。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师生同台实践中,教师们不仅传授学生“谋事之才”,更潜移默化地传授学生从艺之德和为人之本。在舞台实践中,教师不单靠“坐而论道”,更多的是在舞台上“起而行之”,将育人阵地从讲台拓展到“戏比天大”的舞台上。戏曲从业者历来重视“戏品”,艺术大师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追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如《草鞋县令》中主人公“离微不二、耿耿如一”的艺术形象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追求,通过陈智林院长出神入化的塑造,震撼着参演学生,触发学生对人心、人性与人生的思考与精神共鸣,激励学生形成“敬畏舞台”“戏比天大”的匠心精神,引领学生形成“舞台上下本为一心”的崇德尚艺的职业操守。

川剧《草鞋县令》 

  2.守正创新,戏比天大,以剧育人。《草鞋县令》自2018年巡演以来,进京城、下江城、闯魔都、闹山城,走南闯北演出70余场。在一次次全国巡演中,川剧师生不断在舞台实践磨合中挖掘舞台角色的深度,最终塑造了艺术的高度。川剧教师一边为行业培根铸魂,一边又反哺学校教育,用专业技艺和师德典范践行“初心不忘得始终”的党性修养。从2018年首演到2020年受邀到中央党校以“艺术党课”形式参加专场展演,2021年亮相于中国戏剧节,再到2022版的提升打造,川剧《草鞋县令》也如剧中的纪大奎一样,一路修为,一路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主题思想不断升华、艺术品质持续提升、师生不断精进成长。师生怀着对艺术无限敬畏的虔诚,不计得失地以“5+2”“白加黑”全情投入此次集体“减肥剧”的创排。剧组披荆斩棘凝练而成的草鞋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川剧师生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坚定了致力为赓续优秀传统文化而贡献川剧力量的从艺理想。

川剧《草鞋县令》

  3.薪火相传,师生齐心,以剧团人。《草鞋县令》有力践行戏曲的“一棵菜”精神。“一棵菜”精神是梨园行话,川剧师生通过实现演员、音乐、舞美等不分主次,紧密配合,不掉叶、不离心、不脱根,齐心协力演好一台戏,从而实现从专业教学到专业育人,在这里师生像菜叶、菜帮、菜根、菜心一样重叠环抱长成一棵菜。全体演员、服、化、道、景、光、效各部门践行戏曲“一棵菜”精神通力合作,不舍昼夜。2022版《草鞋县令》的创排经历了四川最热的夏天、最严的限电、最难的疫情、最艰辛的闭环排练,从台前到幕后,剧组始终坚守“戏比天大”的精神,执着于如何在守正与创新中勇攀艺术高峰,参演师生不厌其改,边演边改,“一盘棋”谋事、“一股劲”干事、“一条心”成事,从“讲台”到“舞台”实现育人阵地的成功转型。“传承创新,德艺双馨”的校训和初心,在一代代川剧人的薪火相传中,浸润在学生“拔节生长”的青春里。

  四

  结语

  众所周知,当一个艺术作品真正有灵魂、有温度的时候,它会直抵人心,燃烧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草鞋县令》线上展播得到了734万观众的点赞,朋友圈里的观众更是用刷屏方式表达对“纪大奎蓝”的喜爱。在振兴川剧40周年之际,川剧教育工作者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戏曲事业“在教学相长中探寻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落到实处,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到成果里,在产教融合、守正创新中培养德才兼备的文艺生力军,更好地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用川剧特色精品力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艺心向党”精品力作中铸就气象万千的艺术群峰,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作者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党总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

 
(编辑:李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