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自林风眠的“85新潮”
85与一座艺术学府展览上,张培力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布面油画《X》
11月22日,是林风眠诞辰113周年纪念日。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举办了“’85与一座艺术学府”展览。一提起“85新潮”,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是的,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近30年的发展,意义实在重大。但似乎又没有人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和定义这个纷繁复杂的“事件”、又或“活动”、抑或“时代”……而在众说纷纭之中,包括“85新潮”的当事人,大家恐怕都不能说清,1985年杭州的一所艺术学府,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艺术战!”1938年溽热而揪心的初夏,在湖南沅陵,林风眠先生留下这个掷地有声的口号,离开了国立艺专。“当时林先生受到张道藩的排挤,被迫离开学校,这句留言是教务长林文诤为大家宣布的,当时我和彦涵他们都在场,都记得这个场景。”美术家朱璞回忆。“在整个国家和民族都被炮火掠劫而面临破亡之时,这句口号显得孤单和突兀,而且这句口号与林风眠先生后来的岁月生涯形成强烈对照。在接下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先生历经坎坷,却始终孑然一身,独对命运的困境。他以他特有的缄默寡顺的方式,坚持回归东方诗性的艺术迁徙,用内在的韧性和骨力,展开旷日持久的、远离社会政治的、‘为艺术战’的一个人的战斗。”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
85年前,1928年国立艺术院创建之初,学院精英们在西子湖畔发起“艺术运动社”,旨在“团结艺术界新力量,致力于艺术运动,以促成东方新型艺术”。与此同时,另一支运动的力量也在学院内外集结。1929年初,国立艺术院的学生群体“一八艺社”成立,在此后十数年间,艺社成员们积极投身于启蒙、救亡与革命的社会进程之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文艺的创生与发展。“林风眠先生所倡导的艺术运动的两种方向,恰恰回应了艺术家们对社会现实与革命政治的两种姿态,从新文化到新时期,这两种姿态在此后数十年的艺术史进程之中此起彼伏、交相错落,演绎出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本展策展人高士明说。
1985年,即将毕业的浙江美院85届学生的毕业创作,引发艺术学院及至艺术界的一系列论争:油画系、雕塑系毕业生作品中的那种“冷”、那种清理似是而非的人文热情的逆反,那些绻缩成一团、意味暧昧的身形,远离了教师们对艺术热忱的期盼。突破“文革”的重压,经历短暂的复活,这些年轻的生命猝不及防地将艺术迅速带进波普的厌世和冷漠的表达之中。在“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弹落艺术人的眼睛时,浙江美院里却发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水墨”运动——谷文达、陈向迅、王冬龄、邱振中等在现代与传统的张力中探寻水墨画的创生之途,“85新空间画展”在杭州举办,黄永砯、林椿等在福建创办厦门达达,吴山专在舟山成立“红色幽默”小组,魏光庆在武汉创立“部落部落”,宋海东在上海创办“M小组”,宋永红在西安参加“三步画室”……85往事中记忆的是毕业展的论争与激辩、中青年创作组的深耕与探索、中国画教学研讨会的系统建构,以及当代水墨的激进实验……“要寻找新的压力,把以前的自我打个粉碎。”谷文达的所思所想代表了很多85一代的想法。
于是,1987年,在基辛格基金会的支持下,美国加州亚太美术馆举办了“打开国门之后:来自中国的当代绘画展”,黄发榜、刘国辉、许江、陈海燕、张培力等十数位浙美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让基辛格感慨:“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再次开放,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政治事件。而在打开国门之后,中国社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西方世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没有什么比来自新一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更能说明这种发展的了。”
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回答,1985年,一所艺术学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答案似乎又都不尽如人意。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 Carr)曾说,历史是一场无休止的辩论。对于1985的辩论的核心,或许就源于85年前国立艺专时期确立的“创造时代艺术”的艺术运动传统,就源于20世纪80年代学院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身上所具有的开放的视野与深刻的批评精神。
1985年,林风眠时在香港。2013年的今天,许江在林风眠发出“为艺术战”宣言的75年后,追问与猜想他当年是否知晓学院发生之事。他的答案是无解。正如我们今天追问1985年的杭州,一所美术学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从林风眠的角度来看,那些经历过的人,自有他的答案。
(编辑:黄远)
· | 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 |
· | 全国十大美术馆馆藏精品林风眠《琵琶仕女》 |
· | 艺术品市场操作攻略 |
· | 《百年巨匠》第二部启动拍摄 |
· | 国画回溯 北平艺专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