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最美牡丹红——记91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

时间:2013年07月25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马金凤的穆桂英扮相

马金凤在指导弟子学戏

    马金凤,1922年生于山东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北梆子传统剧目《老东征》经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改编为后来的豫剧《穆桂英挂帅》,轰动全国。马金凤本人也因演出此剧,被梅兰芳收为弟子。她的唱腔结构严谨,技巧娴熟,表演刚健豪爽,创造了“帅旦”这个新的行当,成功塑造了经典的穆桂英艺术形象。 本报记者 崔志坚摄

 

 

 

  又到春暖花开时,第31届中国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在古都洛阳盛大举行,随着一朵巨型“牡丹”在舞台上绽放,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牡丹旁。全场爆发出潮水般的掌声。她的出现激活了人们对《穆桂英挂帅》的记忆,让人想起了豫西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看看马金凤,一辈子不生病。

  “绝代只西子 众芳惟牡丹”,怀着对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浓厚兴趣和深深敬意,记者登门拜访了有着“洛阳牡丹”之称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

  叩开马老女儿马汎浦的家门,马老从房间里缓缓地走出来。红色的外套,红色的拖鞋,纯真的笑容,令记者心里的紧张一扫而空。

  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本以为91岁高龄的马老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了,但是马老的女儿马汎浦告诉我们:“俺妈现在还在担任着中国戏曲学院的荣誉教授,并且经常亲自去给他们上课哩。”

  不仅如此,甚至她的家,也成了豫剧的课堂。

  马老感慨地说,91岁了,很少外出演出了,可是平时经常有戏迷、学生来学戏。

  她时常和儿女们笑说:“我和徒弟、戏迷之间的共同语言,比和你们的还多。”

  对这位91岁的豫剧泰斗来说,和同行们、戏迷们、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谈谈心,给他们指点些唱腔、身段,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慕名而来请马老指导的,有马老几十年的“粉丝”,也有不少戏曲学院的学生。

  马老的戏迷们把自己的唱段录成视频,刻成光盘,放给她看,问她嗓子怎么用,身段怎么练,她从戏词、情节到服装、化妆、台步、水袖等方面提出意见,一一细细讲解,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她们。

  遇到前来请教的男学生,马金凤就先让他们唱一段,听听他们的嗓子适合唱什么,然后加以辅导、引导。“你不适合唱大角,适合唱小生,能不能唱点小生试试?”根据不同的嗓音条件,马金凤认真耐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马老平时也舍不得闲着,总是要回顾回顾老师过去的教诲,练练嗓子,她说:“自己能唱就唱两句,不能唱就培养下一代。只要热爱戏曲,我就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我是搞这个的,发展艺术是我自身的职责,只要青年人需要我,我就去指导他们,马派永不关门。”

  有人说:“您这么大年纪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她几乎不用多想:“能在艺术方面给他们些指点,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自己也是在练功。”

  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老的荣誉众多,最神奇的是在豫西流传着的一句顺口溜:看看马金凤,一辈子不生病。

  有着一副“金嗓子”的马金凤,原姓崔,小名金妮,7岁便登台演出。但她小时候嗓子并不好,有一次在陈留演出《秦英征西》,只有六句唱词,可她没唱完就发不出声了,观众在下面起哄,气得班主一脚把她踢下舞台。从此还落下“四句撑”和“一脚蹬”的绰号。

  马金凤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练好嗓子。

  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街上寂无一人,在一片黑暗中,马金凤随母亲冒着寒风抬着水罐,来到二里外县城的荒郊野外。按照母亲的要求,她趴在水罐上开始高一声低一声地喊嗓子,无论风寒酷暑,从不间断。为了不误早上喊嗓子的时间,母女俩晚上睡觉不脱衣服。天天如此,大人也难以坚持,何况还是个孩子,太瞌睡了,有时走着还会做梦。喊呀喊,喊得头晕眼花。当然有时候想偷懒贪睡,可是母亲却不放松,逼她,说她,打她,打着打着,母亲会突然抱头大哭。这时马金凤就会哭着劝母亲说:“一定要练,练,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喊嗓喊了两年多,她终于喊出了一副细嫩清脆的像泉水一样的嗓音,而且她的嗓子可以不受天气环境和时间的影响,是“全天候”的,师兄弟们还跟她开玩笑,说她是“野仙”。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马金凤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戏曲上,戏,已经融化进了她的血液里,即使是病魔也不能击倒这位铁老太。

  2007年年底,85岁的她因病住进北京301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那次一病,对她的记忆力损害特别大,连自己几个孩子都不认得,可是戏词却一点儿都没忘。

  马汎浦现在还记得,“当时我们都担心,妈妈脑子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专门请神经科医生来测试,结果她当场给大夫唱了一段,一句戏词没忘记!人家医生说,没事没事。”

  说到这儿,马老笑了,“啥都忘,就戏词不忘。”

  “我妈就一个儿子,可是当时我弟弟她都不知道是谁,却不忘台词,你说典型不典型?几十年的唱念做打,早已融进我妈的血液里了。”马汎浦说。

  在和病魔的抗争中,她又一次创造了奇迹,不仅顽强地站起来,而且又一次次站在了舞台上。2008年4月20日,马老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组织的一次公益演出中露面,用她的“金嗓子”抚慰了思念着她的观众。

  那一刻,现场很多人眼里都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马老爱学习,她用质朴的话道出一直以来守着的准则:“学习无边境,什么都要学。不能吃饱蹲,什么都不想了。”在她的戏曲生涯中,她曾师从司凤英、梅兰芳等不同流派的大师。

  她说,1957年,梅兰芳先生率团专程来洛阳,带着移植为京剧的《穆桂英挂帅》,来征求意见,“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艺术大师,还需要学习呢,何况我们呢?活到老,学到老,梅老师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下一代学习。”

  学习为了传承,更要探索创新。

  在北京演出《桑榆唱晚》期间,北京成良文化发展公司的经理李博成找到她说:豫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好像中老年观众多一些,年轻人较少,我们要想办法争取年轻观众……

  面对这样的现实,马金凤陷入了沉思,她说:“观众爱看不爱看,观众没有错。好东西谁都愿意去看,关键在于演员有没有把观众吸引进去的本领,演员要有真功夫。”

  曾经有一次,在中州剧院演出时,突然停电了,当时台下一片喧哗,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马老就让人给她打着手电筒,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唱,一直坚持到恢复供电。她认为,吸引年轻观众,还得演员下功夫。演员下到一定功夫,唱得字正音圆,符合人物,有剧情有故事,真正把人物的思想表现出来了,观众是爱看的。“不怕千人看,就怕一人瞧。”

  “地方戏曲改革的基础是观众,大量普通观众自觉看戏,自愿欣赏,才能给豫剧带来希望。看一场戏要花两个小时,既费时间又要拿钱买票,不是真正的艺术,人家才不看哩!不仅演员要有真功夫,演出形式也要创新。”

  在这样的思索中,传统戏曲创新跨出了第一步,《穆桂英挂帅》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新改编,把交响乐引入豫剧演出,用80人组成乐队伴奏,5000多小节的交响乐贯穿始终,与戏曲音乐融为一体。

  新版《穆桂英挂帅》共在保利剧院演出8场,场场爆满,有人统计,演出期间平均每场全场鼓掌36次,演出后平均鼓掌10分钟,演员谢幕3次。

  啊牡丹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1956年,洛阳市豫剧团宣告成立。由于剧团是马金凤一手带起来的,外界邀请剧团出去演出,马金凤经常跟团去演出,工资却和大家的一样,“一辈子没讲过工钱”。

  马金凤在洛阳有套房子,是洛阳市政府特批的,三室二厅,宽敞明亮。可是,这个家简朴得令来访的人难以置信:水泥地板,白墙,没有经过任何哪怕是最简单的装修。从客厅、卧室到厨房,看不到一件新的或者是档次高一点的家具。桌子是旧的,椅子是旧的,沙发也是旧的。厨房里的橱柜,卧室里的梳妆台竟都是几块板子钉起来的,粗糙得像街头小吃摊的简易饭桌。

  但她的心里却惦记着演员们的住房。费尽周折为洛阳市豫剧团盖起了家属楼,马金凤自己却一平方也没要。她说:“大家在一块都奋斗这么多年了,现在都老了,得让演员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直到80高龄,马金凤还担任洛阳豫剧一团团长,每年下到县、乡、村给农民演出。如今,观众思念退了休的马老,希望她露面的机会更多一点。而她认真地说:“现在年纪大了,观众抱着那么大的热情见到我了,我怕他们失望。作为演员,我去了得给他们奉献点什么,如果不唱的话,觉得愧对观众。”

  马汎浦告诉我们:“现在很多邀请俺妈都推了,因为觉得去就得给观众带来点什么,不然觉得对不起观众,给再多钱也不去。”

  马老现在与女儿住在一起,只是偶尔回到洛阳,她说:“回去一次,车接车送的,得给领导找多少麻烦?”

  “俺妈心脏不好,走长路的话会心慌。医生嘱咐她要少出去,多在家静养。”马汎浦说。

  “以前经常外出演出,没时间和孩子们见面,现在有时间了,就多和孩子们说说话,亲热亲热。至于日常作息,现在不跟团了,也就顺其自然。”马老说,她特别喜欢鲜活的东西,家里养了很多花草,用河南话说:“只要绿绿的就行。”

  因为怕别人认出来,马老外出散步也很少,在家闲来无事时,她也会坐在电脑前,挪动鼠标,玩起年轻人常玩的“接龙珠”游戏。

  91岁的马老,眼不花耳不聋,腰不酸,腿不疼,依然坚守着演出时定下的清规戒律: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辛辣生冷之物。

  她爱观众,时常伏在案头给戏迷和学生们回回信。

  重孙女“宝宝”想学戏的话,她也给比划比划。

  这时,马老不像一个大师,更像一个奶奶。(本报记者 崔志坚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