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灵魂的自由舞蹈——李胜洪书法艺术探析

时间:2012年12月07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吴东民

临王献之《群鹅帖》 李胜洪

  李胜洪的书法创作以行草书见长,旁及篆、隶、楷和现代刻字。在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之前,他就在书法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作品多次入选各类书法展览和刻字艺术展,频繁应邀出访进行国际书法文化交流,荣获各种奖项及社会荣誉。近年来,其艺术创作的风格愈趋鲜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可谓异军突起并受到当代书坛的广泛关注。而我认为,李胜洪的成就、影响与他的艺术天赋和不懈追求是分不开的。

  李胜洪的作品,我感觉到最令人回味的是行草书。仿佛有一种恍惚、隐约,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气息涵泳其中。这气息,诚如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行书师法“二王”一路,融米、倪笔意,草书出自颠张醉素,间有山谷之韵。难能可贵的是,李胜洪以独特的视角将行草融于一炉,烂熟于胸,同时注重线条质感和线条形态疾涩、轻重、疏密、欹正、聚散、浓淡、枯润等诸多变化,或行或草,时断时连,洋洋洒洒。其点、线均处于运动状态,并在运动中保持着彼此的和谐与平衡。他所把握和表现的,是一种有节制而又具有生命活力的线条运动。他极力在有限幅面里体现行笔技巧、线条质量和空间形态,随着内在情绪的自然宣泄,在“法”与“意”二者中寻找最佳契合点。李胜洪对笔法也做过深入的研究,比较注重笔与纸的摩擦,创作中类似于蔡邕所说的“疾涩”笔法运用较多。然而他不同于倪云璐的是,偶尔兼用振迅或跳荡笔法,线条显得峻拔、豪荡,能沉着而痛快,“手随意运,笔与心会”,因而产生的笔墨形态也较丰富,视觉效果强烈。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感受生命的节奏、自然的伟力,看到一个灵魂在自由地舞蹈;满目纵横、意气风发、如龙飞凤舞蛇行鱼跃的笔墨形态,宣泻着一股难以言表的艺术滥觞与精神追求。

  李胜洪幼年在严师督导下习书各体,尤醉行草。他在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湖北荆州长大。战国时期,那里曾经是楚国的都城,创造了以构思独特、色彩斑斓、动势飞扬为主要特征的楚文化。也许是浩瀚不绝、万里长江的启迪与滋润,抑或是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与熏陶,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想象与灵性。上世纪90年代初到海南后,他又先后担任省书协副主席、省刻字艺术研究会会长等职,在这块神奇的热土上开阔视野、努力探索,使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对于传统的继承,他能够以最大的毅力钻进去,书法技巧、临习碑帖、书学理论,无不是苦心孤诣、务求真谛;对于创新,又能“信古”而不“泥古”,以极大的勇气打出来,新的理念、艺术品位和时代气息,均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走近李胜洪,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热情坦荡、恭谦低调且艺术悟性极高的人,一如其字。品读他近期的大作,雄浑飘逸、峻拔豪荡,使人耳目一新。李胜洪以其睿智、学识和创作实力,大器晚成,故而能在书坛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如果说,一个人以书法诠释生命,在笔歌墨舞中放飞理想、激情与信念,“衣带渐宽终不悔”,甚至可以放弃令人羡慕的仕途的话,那就是李胜洪的书法人生。因为他曾经写道:“书法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面对历史长河、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马过隙;仰观天地、物换星移,感怀万物终将不存,唯有艺术、唯有这线条变化万千的书法艺术,以其历史的厚重与不朽的生命力超越时空,永远昭示着一个神奇无比的精神世界。”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