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画派的旗帜,打,还是不打?

时间:2012年10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亚萌
1026-5-4.jpg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兴起以来,艺术家们才开始了自发创立画派、建设画派的历程。百年前的陈师曾、金城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时候,并未想到会被归到所谓“京津画派...

云门山(油画) 毛岱宗 王岩

明湖新姿(中国画) 丁宁原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兴起以来,艺术家们才开始了自发创立画派、建设画派的历程。百年前的陈师曾、金城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时候,并未想到会被归到所谓“京津画派”里面。20世纪的中国画坛,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金陵画派、巴蜀画派、长安画派星光璀璨,为中国画的发展与转型作出独特贡献;而今,各地堪比城市建设的画派打造热潮,亦引发画界许多侧目。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主办,山东省美协、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室承办的“三个一百”创作工程作品展出,山东画界又提出打造齐鲁画派的口号,一石激起千层浪。

  打,还是不打?

  “在历史上,画派往往不是当时人自称的,而是后来人给命名、总结和归纳的,这种现象,中外美术史概莫能外。我们去看文艺复兴美术史,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米兰画派,都不是当时定的名字,而是后来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学者给它命名的;印象派起初也不叫印象派。但到西方现代主义时期就不一样了:立体派,虽然也是理论家命名的,但是并没有过多久;超现实主义,这纯粹是诗人布洛东发起的运动;未来主义是意大利的马利奈蒂发起的——现代艺术的流派有人为打造的成分,但最后真正载入美术史的时候,还是以后人认定为准。”在不少理论家激烈反对“打造”画派的当下,谈到画派问题,美术评论家王镛的态度比较审慎。

  “不管是一个口号,或者说一个文化项目工程,在提出来以后就进入到了公众和文化界的研究视野,别人就要对它进行多方面的追问。”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郑训佐表示:“我们向公众提出我们要建设齐鲁画派,那么别人就会问你,什么是齐鲁画派?齐鲁画派的内涵、特点以及它的外延是什么?老实说,要为齐鲁画派做这方面的定位是相当困难的。”

  画派中衍生的群体意识,在文化史中是文化共同体的表现之一,它表现为对共同的艺术理想、相似的艺术特征等价值取向和表征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小而言之是画派群体的归属感,大而言之是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对此,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丕宇认为,总体来看,山东省的中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版画、年画甚至艺术设计,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实力,而且有着良好的创作基础和人才队伍;但为什么在全国美术界缺乏有辐射力、影响力的人物?归根到底,是缺乏群体共建意识、缺乏独特的艺术面貌——缺乏一个自主的画派。从这一点而言,创建齐鲁画派,是可取之举。郑训佐也发现,社会上对很多山东省内的一流画家了解甚少,“这样的现象促使我们反思山东应该如何在不过分张扬的前提下让外界更多地认知,齐鲁画派的建设是可以具备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的”。

  一个画派不论最初的目的和缘由,它的发展应该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形成自然而然生存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地域的文化个性被抹杀的状况非常明显。如果我们能形成一些有特色的画派,突出地方的文化差异与特点,这是美术事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美术评论家徐沛君说。一些专家指出,画派群体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积淀,才可能逐渐地通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一个画派。山东历史积淀很丰厚,美术传统也很强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美术大省;所以,建设齐鲁画派,其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画派的建设,实现从美术大省到美术强省的飞跃。

  “画派的打造也好、建设也好,在特定的时候有特定的意义: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扯出一面旗帜、打出一个宣言,至少可以促使美术界或者思想界来反思一下艺术的现状问题。”徐沛君表示。

  画派是社会公器

  当代中国画坛,打造画派的案例屡见不鲜。云南曾有云南画派,是艺术家丁绍光等人在美国发起的。“一个画派,要有几个基本内容:体裁、观念、主题,要有审美特点,要有技法创新,然后还要有领军人物。”云南省美协驻会副主席杨鹏表示。

  1992年,广西美术界提出打造漓江画派的设想,正赶上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当时这个概念令很多美术界的人都“笑言”——画派怎么变成跟风的事儿了?但在广西美协驻会副主席谢麟看来,画派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按照学术思路来做我们的事”:“我们用十几年、二十年来做这件事情,不断通过我们的创作动员、学术研究,出精品力作、出代表人物,以此来形成广西美术的一个现象,让学术界来判断。画派将来可能会成,也可能不成,但在这个过程中,广西美术肯定会得到发展。”他的话,点出了当今不少人希望建立画派的实质。

  从艺术发展规律来看,画派性艺术特色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有文化的浸染、传统的积累、大师的引领、艺坛的呼应、理论的题证……但这并不否定艺术家们自觉地共同努力打造画派特色的可为性。近现代美术发展史已经证明,只要有共同的艺术纲领和艺术追求,又有不懈的切实的艺术探索,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创作新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特色是完全可为的,也是现实的。李丕宇认为,画派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共同的认同,需要有相似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品位,“建设齐鲁画派,关键就是要找准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特色到底是什么。而且,画派特色的共建并不妨碍美术家自己的探索和坚持自己的风格特色,美术家人人有别的特色,正是画派博大精微的特色体现。共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并不会局限艺术家个体的自发探索,个人和画派的关系并不是相濡以沫、惺惺相惜的,而是相忘于江湖式的自在共生”。

  相忘于江湖的画派画家们,需要利用地缘优势,在作品中把地域特色个性化,把地域性转化成个性的艺术表现,这样画家的作品才能投入真情,才能真正打动观众,才能够为画派创作出精品。谢麟表示,画派的风气也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在建设画派的早期,特别是还没有形成学术形态的时候,千万不能将学术的小集团利益或者个人利益掺杂其中,一定要以一个地域美术的总体发展战略或者共同利益来推进学术的方向,不然就无法达到我们最初促进美术发展的目的。”在评论家们看来,画派本身是一个社会公器,在画派的建设历程中,静下心来出精品力作,对地域文化背景和文化取向具有很深刻、很学术的认识,以此来促进创作,这才应该是美术界建设画派的根本目的所在。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