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走,骑车回巴黎

时间:2012年09月1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于奥

  “骑车去巴黎”、“搭车去柏林”、“行走40国”、“在路上”什么时候已经成了全民向往而只有少数人敢为之的生活方式?大家着急忙慌地要离开故土去“远方”品尝生活的乐趣、寻找生命的真谛,“远方”究竟有何方神圣让越来越多的朝拜者趋之若鹜?

  “五年前,我25岁,一个人骑车从青岛到拉萨。然后就回到家乡青岛,当了五年所谓的白领,靠谱好青年。猛然一回头,发现这不是我。现如今,我30岁了,我要再疯狂一次。有些事儿,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我想趁着自己还骑得动,去完成它。所以,我决定辞职,然后从中国青岛骑自行车去法国巴黎。”这是网上一位名叫苏夷风的网友发布的有关自己于今年7月份骑车去巴黎的一篇博客内容。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拘泥于社会的既定规则。我不反对很多人喜欢从哲学层面出发去过活,比如思考人生的意义从而判断当下的生活;或长期为个人身份的认定困惑后,决定踏上寻找自我以及生命热情的旅途。不止苏夷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背包客通过网络发布着自己正居无定所的“路上”所闻,成为当下的网络红人。他们有的骑车,有的搭车,睡的是车站和民居,而其中的大多数为了踏上如此的漂泊之旅还辞掉了自己在家乡的工作。我们且不论这帮生活的勇士是单纯为了追寻旅途中的风景,还是为了回避现实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能迈出远行这一步,是不容易的。

  早些年,还在“统招、统报、统配”的铁饭碗时代,大家到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都由组织决定;后来,白领风光体面地出现在国人面前,多元的文化与信仰激发着大家更强的自我意识;再后来,每年五百万大学生的就业成了老大难,进入单位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再度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首选。而现在,涌现出大批的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让自己的工作时间可控,而留出更多的精力完成自己周游各地的梦想。当你问旅人踏上旅程的原因,我想相比答出个具体的所以然,还不如让他举起行军水壶高歌一曲《回到拉萨》:“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但是,如果说这是一场精神洗礼、追求信仰的旅程,那么在到达旅程的终点后,游子们将带着怎样的答案归来?还是就这么一去不返,陶醉在自己寻找精神家园的革命之路上?如果是这样,不如真的就称之为骑车“回”巴黎吧。

  米兰·昆德拉曾说,人生其实是这样一种状态:永远逃不出时空的限制,逃不出仅仅属于人类的思想,愈是想超越,依附于人类身上那无形的枷锁反而会勒得更紧,叫人难以呼吸。所以,假如你也打算上路,无论是带着“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中晴云杂云雨”的那份悲情,还是心怀大爱去揣摩人类思考世界的方式,抑或是解个闷儿做回文青拍拍美食和自己个儿——弄清自己这美丽冲动的原因是第一步,这样才能“回到”你要去的地方,看到你想看到的风景。否则,“远方”除了远,真的什么都没有。


(编辑:刘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