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韩雪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2年08月2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双肩担道义 争做最美人——韩雪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艺术家们认真聆听报告   本报记者   孟祥宁   摄

  2002年5月,一直酷爱文学的韩雪在自己的一再要求下,如愿来到了青县文联任职,这一干就是10年,成为当地有名的“笔杆子”。在他的团结带动下,青县文联连续8年被评为沧州市先进文联。韩雪本人先后被青县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小康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文化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被沧州市委评为优秀宣传干部、沧州市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十大文化能人、沧州市“三下乡”工作先进个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舍己救人,见义勇为

  6月15日下午6时,韩雪正在青县古运河边陪老画家陈兆荣散步,突然听到群众的呼救,发现一名儿童正在水中挣扎。不熟水性的韩雪来不及多想便跳入2米多深的河中,经过10多分钟的奋力抢救,在陈兆荣和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将落水儿童救上了岸。对孩子进行安抚后,便悄然离开了。6月20日,被救儿童和父亲经过多方查询,才找到了救命恩人韩雪。面对家长的感谢,韩雪平静地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责无旁贷。”随后,青县县委宣传部在官方微博上播发了这一消息,引来许多网友的好评。青县电视台《德化人生》栏目制作并播出一期专题节目,百度“青县贴吧”中韩雪救人的稿件一直是最热的帖子,大家纷纷向身边这位熟悉的“最美的人”表示敬意。《中国艺术报》、央视三套《文化正午》、《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河北电台、《燕赵都市报》及沧州市主要新闻媒体迅速跟踪报道,“青县文联主席勇救落水儿童”的消息迅速走出青县、传遍全国。被救儿童刘乾泽的父亲刘润涛几次要去他家探望感谢,都被韩雪婉言谢绝了,最后在刘润涛再三请求下,他才勉强同意见面,有人说他不近人情,而韩雪却说,我就是不想让人家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为此记挂咱一辈子。刘润涛感动地说:“一个‘官儿’,不惜搭上自己的命,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事发生到我头上,我心中的感动和震撼难以言表!”

  其实,像这样的事,韩雪做了很多很多,平日里散步时,他劝阻过不少在河边玩耍嬉戏的儿童,使他们避免了溺水的悲剧。一个文弱书生,童年时仅仅会“狗刨”的水性,30多年没有下水的经历,却在不懂救人技巧的情况下毅然施救,的确令人感叹万分!

  韩雪的壮举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6月25日,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作出重要批示,对韩雪同志的义举给予高度评价。河北省音协、沧州市文联、青县县委等单位,发出向韩雪同志学习的倡议。河北省文联授予韩雪同志“见义勇为文艺家”称号,河北省文明委授予他“河北省道德模范”称号,并号召全省人民尤其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积极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争做“善行河北”的模范。

  修身养德,躬身实践

  “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有好的作品,更要有好的人品!道德的倡导者,首先要做践行者。”韩雪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文联组织工作中,韩雪一直注重思想修养和道德的提高,长期担任宣传部理论科长和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的经历,让他深刻领会到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上任之初,他就明确了一个工作思路,即认真贯彻好“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吹响集结号,唱好和谐歌,争创德艺双馨青县文联。韩雪清醒地认识到,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体现于“联”,而要真正做到“联”,重要的是体现于心气相和。因此,他号召全县文艺工作者要打破“文人相轻”的陋习,摒弃所有的门户之争和偏见,团结合作,和谐共事,共同繁荣青县文艺创作。他特别尊重老艺术家,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常说:“对于艺术家,不仅要过年过节慰问,更要注重平日过问。”逢年过节,他总是发短信、打电话,嘘寒问暖,平时只要有时间,就登门拜访,虚心请教、真诚沟通;对于同事,尽量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问题;对于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作者,他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对于那些年轻作者,则热心扶持,指点迷津,或帮助修改稿件,或推荐发表;对于那些陷入创作迷茫的作者,则认真寻找症结,深入剖析,使其重获信心……总之,凡是需要他出面的地方,他一定会不遗余力,毫不推辞。每位作者、会员都感到他的真诚和温暖,有事没事都愿意来坐一坐,说一说,文联真正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文艺家之家”。

  平日里看似风趣幽默的韩雪,实际上命运坎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车祸和疾病夺走了两个兄弟,父母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本不是长子的他,擦干眼泪,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呵护父母,扶助嫂侄……成为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以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不幸的家庭,被乡亲们和文友们纷纷赞为“孝子”、“贤叔”。即便如此,他还不忘他人,多次给孤寡老人捐款捐物。每有新作出版,他都拿出一部分捐赠给少年儿童以及有关学校。闻知有一名患病女孩随奶奶一起生活,极度困难。韩雪主动探望,不时送书送钱送物,被奶奶称为“写书的好人”。“在百姓心里,韩雪孝老敬亲,尊老爱幼,早已经是事实上的道德模范了。”71岁的县文联顾问、青县原县委副书记陈文升这么评价韩雪。

  服务中心,贴近时代

  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和组织者,韩雪一直将文联置于一个适当的位置,主动介入,发挥作用。每逢重大事件发生以及中心任务到来的时候,他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敏感,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其中。在“非典”期间,他带头并组织作者创作了数十件作品,在相关晚会及报刊发表;在南方雪灾期间,他创作的诗歌被制成诗歌TV在县电视台播放;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他就发动县内作者创作相关作品,很快,一批诗歌在《沧州晚报》《沧州日报》《燕赵都市报》发表,沧州市第一首反映抗震救灾的歌曲《这样的身影》很快制作播出,在许多媒体播放,获得极大的社会反响,各级媒体均对青县文联的这一做法给予报道。在河北省“三年大变样”活动以及青县开展的“三城同创”活动中,他当仁不让,迅速组织创作出一大批诗歌和音乐作品等。

  青县长达10余年的道德建设实践,筑成了享誉全国的道德高地,不仅给了他无穷的灵感,也成了他不竭的创作源泉,“写好人,赞好人,做好人”,在青县文艺界蔚然成风。韩雪以及他率领的文艺家队伍,迎立潮头,激情澎湃,创作出大量以青县道德人物为原型的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记得韩雪在创作以全国道德模范、23年为130多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的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周汝珍为原型的广播剧时,他被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几十年的艰辛、几十年的坚守,感动得几次泪滴稿纸,泣不成声。其中,他作词的歌曲《德风浩荡满青州》《今天你真美》广为流传,歌曲《最美的人》由著名歌唱家陈思思演唱后,好评如潮,成了为道德模范而作的代表性歌曲,在即将举办的“善行河北”音乐会上,此歌将再次重磅推出。

  韩雪的作品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本真自然的正气,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表示,良心、道德和责任体现在文字上,就是要多创作健康、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为人们多提供精美有益的精神食粮。实践证明,韩雪说到了,也做到了。


(编辑:孙菁)
共3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