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去世 享年94岁
张瑞芳
2012年6月28日晚,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4岁。
张瑞芳,1918年6月15日出生,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从舞台到银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双双”,让她达到电影演艺事业巅峰。
早在19岁时,张瑞芳就与白杨、舒绣文、秦怡并称为 “四大名旦”,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光彩夺目。解放后张瑞芳加入上影厂,先后主演了《南征北战》,《李双双》、《家》、《泉水叮咚》、《大河奔流》等众多优秀影片,塑造了一个个丰富饱满的中国女性形象。其中《李双双》荣获1963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张瑞芳也成为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电影女神。
曾得郭沫若两度赠诗
如果从业余演出开始算起,张瑞芳从艺已超过70年,《放下你的鞭子》《棠棣之花》《屈原》《北京人》《家》……她塑造的众多女性角色无不让老一辈话剧观众赞叹唏嘘、记忆犹新;解放后在《李双双》《母亲》(电视剧日版电影韩版电影)《三年》《家》《泉水叮咚》等近二十部电影中,张瑞芳刻画的一个个善良、朴实无华的女性形象,成为电影长廊里的绚烂风景。
张瑞芳早在19岁时,就参加了“北平学生战地移动剧团”。此后在重庆,她与白杨、舒秀文、秦怡并称为话剧界“四大名旦”。张瑞芳在《屈原》中的表演,一次次激起全场大喊“还我屈原,还我国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郭沫若曾写诗赠与她:“凭空降谪一婵娟,笑貌声容栩栩传。赢得万千儿女泪,如君合在月中眠。”
然而,就是这样的话剧明星,突然转移到了电影片场。
1951年10月,张瑞芳告别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为了医治感情上的伤痛,她听从了周恩来总理的劝告,离开北京到上海去工作。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张瑞芳几乎把全部的热情都放在了电影上,在《南征北战》《家》《聂耳》《大河奔流》《李双双》等影片中先后扮演主角。凭《李双双》荣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后,张瑞芳得到郭沫若再度赠诗:“天衣无缝气轩昂,集体精神赖发扬,三亿神州新姐妹,人人竞学李双双。”
周总理请她吃螃蟹
1962年的快嘴“李双双”,让她达到了电影演艺事业的巅峰。电影《李双双》是一部展示中国农村妇女崭新精神风貌的优秀影片。由张瑞芳主演的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快人快语,遇到开心的事咯咯大笑,遇到麻烦的事处理果断,同时对孩子疼爱有加、对丈夫体贴入微。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获奖名单上,《李双双》一举获得四个“最佳”: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和最佳配角奖。
按理说,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张瑞芳对农村生活并不熟悉,但她还真是把李双双演活了。在当时的张瑞芳看来,李双双是个做事风风火火的农村妇女,这部戏的基调也是喜剧,于是她想表演得夸张一点。但当时的“外部气候”比较紧张,拍戏时导演鲁韧天天提心吊胆地提醒张瑞芳,“不行,千万不要放得太开!”于是,张瑞芳表演时顾虑重重,比如演李双双笑时,不得不赶紧用手捂住嘴,不能咧嘴大笑。“编剧写的李双双和喜旺的对话简直太精彩了!但还是被左改右改,我真是很生气。”但1962年秋天,刚访问日本结束回到北京的张瑞芳被周总理邀请到家中吃饭,周总理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请你吃螃蟹,因为《李双双》这部好戏。”让张瑞芳更没想到的是,影片上映后竟轰动全国。
但不久之后“文革”来了,《李双双》被戴上了“阶级斗争熄灭论”等帽子,张瑞芳也遭受了磨难,在牢里呆了三年。
年过八旬办敬老院
“文革”结束之初,张瑞芳又重新活跃于片场,在《大河奔流》《怒吼吧,黄河》和《泉水叮咚》中扮演角色。但1982年拍完影片《泉水叮咚》后,张瑞芳便很少再出现在银幕上,经常有摄制组请她出山,都被她婉拒。张瑞芳曾说过:“我总觉得演员是青春艺术,为什么青春偶像那么火?人们还是希望美的享受,老年人题材很难走俏市场,机会还是多留给年轻人吧。”
2000年,年过八旬的张瑞芳办起了敬老院。她说:“老人们最知心的还是同龄人,但是现在的老人普遍缺少这样一个环境。只有老人才能理解和懂得老人的孤独……”张瑞芳说,她办敬老院不是做生意,只是想让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老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家。
“我只是个听话的演员而已,谈不上有多伟大的成就。”这是张瑞芳常说的一句话。她曾说过:“扪心自问,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拍的片子数量很少,还不到20部。现在的年轻演员上戏的频率真令我们这一代老演员羡慕,他们几年拍的片子比我们一辈子拍的还多。”2007年,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张瑞芳获得“终身成就奖”却泪洒当场,只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很多人都应该来领这个奖,可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编辑:欧阳文奇)
· | 影坛“战马”静静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