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数字艺术强势来袭挑战艺术界

时间:2014年01月1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何为数字艺术?数字艺术中个人痕迹残存多少?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创作背后理论建构何为?传统艺术评价标准之于数字艺术是否依然奏效?面对当下数字艺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业界人士坦言——

数字艺术强势来袭挑战艺术界

  数字艺术强势来袭,但究竟何为数字艺术?依赖技术的数字艺术中,个人痕迹残存多少?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创作背后理论建构何为?随着创作与观看方式的改变,传统艺术评价标准之于数字艺术是否依然奏效?1月10日,出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北京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展——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的专家学者及参展艺术家,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展览开幕式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摄

  创作:好玩的形式背后是否有“中国内容”?

  “虽然数字艺术依赖的技术手段非常先进和丰富,但挑战也是最大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直指问题。他表示,正如画国画要讲笔墨,画油画要学西方经典一样,一般传统艺术创作受限非常强大,数字艺术看似前无古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创作,但实际上挑战重重。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机器,这意味着对于作为一个专业的数字艺术来说,它挑战的已非传统艺术家所挑战的小众,而是大众;传统艺术形式也与数字艺术开始建立联系。最明显的例子是微电影,今天微电影创作的数量、质量、经济价值都令人刮目相看,这样的挑战也是数字艺术从事者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挑战比来自电影的挑战更彻底,更具实质性;因为数字艺术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所以它的竞争最体现全球化的特征。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已经把数字艺术推到非常艰难的程度,因此数字艺术并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领域,相反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受的约束会越来越多,面临的挑战也是实实在在的。

  想象力是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而在丁宁看来,在数字艺术创作的诸多挑战中,对想象力的挑战是根本性的。“数字艺术发展最快的是好莱坞虚拟空间。例如电影《盗梦空间》,人们已经搞不清是第四度、第五度还是第五度以后的空间,空间的概念复杂到远远超出原有三度空间的理解,这样的挑战是对想象力非常彻底的一种颠覆。随着电影异度空间和其他数字艺术异度空间的发展,对数字艺术家想象力的挑战是根本性的。”

  作为最新的艺术,数字艺术新奇、好玩的形式往往大于甚至淹没应有的内容是众多专家的普遍焦虑。对此丁宁强调,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今天全世界都关注所谓的“中国内容”,尤其是中国现实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的发展、社会的阵痛,以及变化所带来的冲击,这些内容是否能与所谓包容量很大、技术手段很先进的数字艺术很好地结合,是数字艺术家需要深思的。只有把中国内容抓住后,数字艺术的形式发挥才会有最好的落实,如没有中国内容,看不到艺术的文化印迹、文化历史感,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

  而除内容之外,鲁迅美术学院《美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振国看到的是另外两种挑战:一是过度依靠技术性因素。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把技术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但数字艺术的重点还是艺术。二是时间性的挑战。因为我们比较习惯于空间艺术、视觉表达,相比于空间形式,对于时间艺术的把握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重新处理思维、技术和互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参展艺术家崔岫闻看来是数字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她直言自己从传统艺术走向数字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当到达数字艺术这个空间时,会把支撑你作为艺术家的所有工具、手段等传统支点全部放下,而当没有支点的时候怎么去撬动地球?”参展艺术家卜桦则以自己创作依托的Flash软件降低了传统艺术门槛为例,指出技术让人们踩在巨人肩膀上以后,工具背后的人如何完成今天的自我表达是数字艺术家需面对的核心。

卜桦 LV森林 二维动画 2010年

刘茜懿 天籁籁 三维电脑动画 2012年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