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每个梦想都从大地生长

时间:2013年09月12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 舫

  1952年,董希文受命创作油画《开国大典》。画家饱蘸对新中国诞生的喜悦和激动之情,废寝忘食投入创作。油画完成,被送进中南海,毛泽东站在画作前,沉思良久,发出感慨:“这是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国!”

  用文化倾诉家国情怀,申明民族立场,这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时隔一个甲子,中国文化站在时代风潮之上,再次为表达民族理想、追索精神价值、塑造国家形象寻求答案。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我们应该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刚刚过去的这个溽夏,《中国合伙人》的人气与温度计的水银柱一道陡升,成东青的这句“格言”被无数50后、60后甚至80后、90后以微博、微信的方式转发。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到相伴,从拥有梦想创业、打拼到成功,他们用自己的砥砺图强圆了普通人的中国梦,而恰恰是一个又一个平凡成东青的朴素中国梦,连缀起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当你们走了万里路,踏上中国的大地时,可能已经发现,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的复兴。”在刚刚落幕的“中德作家论坛”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将德语文学作家对中国大地的“凝视”、“发现”,描述为“世界因此而宽广、而美好”的“有趣过程”。曾几何时,西方发达国家以“他者”的眼光藐视中国,以“训诫”的敌意揣测中国,而今天,文学的对话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的桥梁,我们的心灵不用手臂也能相拥。通过被译成各种语言的方块字,中国文学以聪慧的双眸、丰盈的内心、酣畅的笔墨昭告世界,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它也应该是文化的。

  “哈萨克民族有一句谚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他的充满诗意的演讲迅速征服了听众。他说:“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回望历史,丝绸之路何尝不是文化之路、心灵之路?这不禁让人想起今年3月,在非洲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同样也用一部中国电视剧中一对小夫妻的美好故事打动了非洲的心。恰如各国媒体评论,习近平主席赢得了非洲的掌声,赢得了非洲的热爱,也收获了世界的理解和尊重。用心灵构筑梦想的通衢,用梦想挥洒心灵的渴望,这是用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梦的成功典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都是一部放飞梦想的历史。东汉末年,曹操慷慨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淋漓抒写了诗人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一千三百年前,李白曾吟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表达了他不拘俗流、不畏艰难的浪漫幻想和宏伟抱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总结了后唐庄宗既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原因,感喟小自一人、大至一国,无不以安逸而衰亡,以理想而勃兴。顾炎武平生不做无益之文,治学“经世致用”,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于天下”,遂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怀激烈。

  中国文化承载着诠释和宣传中国梦的使命。曾几何时,《暴风骤雨》、《创业史》、《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红高粱》等一大批经典图书成为几代人的书香记忆;曾几何时,《青春之歌》、《甲午风云》、《铁人王进喜》、《开天辟地》、《大决战》等一大批经典影片为几代人开启银幕传奇;曾几何时,昆曲《十五贯》、歌剧《白毛女》、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舞台艺术沉淀着几代人的真情回忆……不论是凡人小事还是宏大史诗,不论是轻声细语还是民族呐喊,不论是个体生命还是英雄群像,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与追求,真实地呈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风范,真实地塑造了当代中国的大国形象,用文化力量提升了中国的价值观、影响力。

  而今,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正在贴近大地行走的中国文化中繁衍生根。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承继历史的文化力量,更是开拓未来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能止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财富之梦,而必须追求在此基础之上的文化梦想。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目前的一些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在这些方面还相对处于“失语”状态:创作水平的参差不齐、艺术质量的良莠混杂,仍然是制约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个别创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良苗头,如不引起高度关注和警觉,可能成为塑造国家形象、表达文化理想的障碍。

  每一个梦想都从大地生长。民族复兴中国梦,折射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积淀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对这个寄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着特殊的理解:“中国梦满足了中国人民的心愿,符合中国对外政策的需要,从形式到内容都深入人心,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勾画了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愿景。”奥巴桑乔的话代表了非洲对中国的肯定,也代表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如何传播好中国声音,怎样讲述好中国故事,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碎金般的秋色闪耀着梦想的光辉,金秋的中国也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