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作曲家陆在易 谱出人民心中的歌

时间:2013年09月12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孟祥宁 张亚萌

图为陆在易。  罗雪村绘

  9月5日,以“人民心中的梦”为主题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作曲家陆在易面对欢腾的北京观众和音乐爱好者,表现得十分兴奋。

  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的陆在易,1967年自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72年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参与了多部京剧作品的音乐创作,1981年又调入上海乐团。投身作曲事业近60载,其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浓郁的歌唱和抒情气质,被音乐界誉为“音乐诗人”。

  此番音乐会呈现的是陆在易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是陆在易在上世纪90年代初满怀激情地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首单乐章混声合唱曲。曲调流畅而潇洒,感情炽热而奔放,充满了蓬勃朝气和青春的活力。《雨后彩虹》是一首充满抒情浪漫意境的混声合唱曲,和声色彩瑰丽,旋律清新优美。陆在易通过对雨后彩虹这一艺术意象的抒发,写出了心中的美好理想和绚丽憧憬,并将这一切美好感情的归宿落脚在改革开放初期欣欣向荣的祖国上……无论是雨后彩虹中抒情的浪漫意境、瑰丽的和声和清新优美的旋律线条营造出的优美意境,还是被誉为“跨世纪的深情颂歌”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它们都指向了陆在易艺术歌曲中的鲜明特色——文学性。

  《我爱这土地》以艾青在山河破碎之时写下的诗句为蓝本,陆在易在音乐中赋予了新的内容——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大爱情怀;《祖国,慈祥的母亲》——由张鸿西作词,全曲充满浓浓的对祖国的眷恋;《桥》以于之的诗词来谱曲,仿佛融情入景的风景画;歌曲《望乡词》,歌词是于右任1949年去台湾后,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思念大陆,在衰老病痛之中写下的诗句,2008年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独唱音乐会,在演唱该作时因感情投入,一曲唱罢泪流满面,令全场为之动容。陆在易总是选择文学性、思想性、音乐性强烈的诗词,将人民群众的所感所想——对祖国的眷恋、对河山的思念,作为作品情感的主调,对和声进行全方位、立体性构思,使作品根植大众,将普通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寓于其中,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民族文化特点。

  这当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方志敏的遗作《可爱的中国》来作曲的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的自白形式写成的交响合唱作品。这也是陆在易创作情感最为投入、写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作品,仅是完成初稿便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其后又花数月时间进行修改加工。“我在创作之初,把方志敏的照片放到钢琴架上,每天感觉他的精神,甚至有半个月,一度处于情绪不能自控的状态”,在创作中,陆在易曾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泪、嚎啕,经常处于心灵和情感的颤抖中不能自拔。这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也是很罕见的。

  一个乐句,一个音,一个和声,他都要花无数个时日反复斟酌、推敲、修改;感觉可以了,过了几天数月,又推翻重来,成为陆在易创作的常态。“艺术上,我是完美主义者。”有评论家指出,《中国,我可爱的母亲》将自传体的文学名著移植到音乐上,通篇都用第一人称自述形式写作,注入了更多的主观感情成分,听来就像主人公的灵魂在歌唱,十分动人,这种写法在我国大型合唱创作史上,还是首次尝试;同时,作者除在作品中保留了抒情性、歌唱性等一贯的风格特点外,又根据内容需要注入了诸如强化戏剧性的紧张度和张力,扩展感情表现的幅度和力度,采用宣叙调的写法乃至将其构成类似歌剧中的独白场面,发挥乐队的交响性功能乃至将其构成相对独立的器乐插段等新的表现因素,令以往明朗、清秀、柔美的乐风为之一变,使该作更深沉、更浓烈、更富阳刚之气。

  陆在易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形式规范和艺术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特点,创作出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中国艺术歌曲。德国作曲家亨德尔曾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感到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要人们高尚起来。”陆在易对很多业内人士都引述过这句话,这简直成了他的座右铭。“我希望创造高尚的音乐。对‘新颖’或者某种客观现实的迁就,是音乐创作的大敌。”但目前国内部分音乐创作,“花鸟虫草太多了,与社会结合的作品太少了。”陆在易认为,音乐创作应该创造并发扬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醒。

  1983年的“上海之春”上,作曲家贺绿汀曾在他的节目单上写下:真正的音乐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今,陆在易致力于此:“我的创作,应将对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感悟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沉下心来投入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创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题材,是永恒的。”

  陆在易,又名梓钧,著名作曲家。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水乡小村。1955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系本科。1967年毕业留校执教。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