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国际当代玻璃艺术邀请展
“剥离”“玻璃”之后的玻璃艺术
——国际当代玻璃艺术邀请展侧记
“剥离”的缘起
剥离——从界面的边缘开始的一种分离方式,强调一种状态和过程。玻璃,是一种熔融后冷却至固态未析晶的无定形物质。
玻璃与“剥离”音同,故此取谐音为展览命名。这样一种从界面边缘开始的分离方式、一种状态和过程,刚好映射了此次展览气质的想象。
忠实的肖像
Michael Rogers
“剥离”国际当代玻璃艺术邀请展由艺术家Bert Van Loo、卢征远共同策展,由白盒子艺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中心主办,在798白盒子艺术馆开幕。
艺术家Jiyong lee利用冷加工技术,将材料切割、打磨呈现出细胞,玻璃的透明和半透明的质感在作品中全然表达,这独有的方式诠释了艺术家对于细胞、科学以及生命的热爱;Inguna Audere用玻璃创作视觉的隐喻,制作了一段名为“呼吸”的视频,在时间、人、自然之间探寻其中的相似性,她向世人阐释了玻璃柔软、透明、脆弱、可塑等最为典型的特质。同样,隋建国的作品延续了他对于雕塑物理空间感知的创作线索,是他对“盲人肖像”中“当视觉被抽离,空间是否还能被感知”问题的又一次回应;展望的“隐石”即传达着他传统人文精神的情怀,又融入了他最新个展中对于微观的宏大理解。
“玻璃”的前世
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玻璃器皿在两河流域诞生。“玻璃”被赋予“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之名,给世人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西汉玻璃璧,佛教珠衣,公元前13世纪古埃及的皮纹瓶、法老头像,古罗马的镶嵌玻璃瓶、中世纪欧洲的玻璃镶嵌画、哥特教堂中的彩绘玻璃窗,清代的缠丝玻璃、鼻烟壶,以至近代革新的波希米亚风格玻璃、罗叶兹玻璃、阿尔托玻璃、奥勒福斯玻璃……
从古至今,“玻璃”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蜕变。100年前,马塞尔·杜尚在玻璃上绘画,他希望能彻底摆脱传统架上的概念,探索全然不同的方式。从那以后,当代观念的植入,越来越使材料的使用变得理性并服从于观念。始于50年前的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对当代玻璃艺术的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家们不再认为“玻璃”仅仅是可以雕刻的水晶石,而开始挖掘玻璃材料的特性,使得“玻璃”作为一种自由的媒介在艺术和建筑之中应用。
“剥离”的今生
“剥离”定位为邀请展,邀请在材料把握上值得信任的艺术家,把创作和挑选参展作品的自由度最大化的交给艺术家,而不是把控作品或者说去协调这些作品的展览构建。期待艺术家们因对玻璃这一材质接受的背景是多元的,而在视觉及材料资源的分析、抽离、重组和转换中,生成出彼此不同的理解角度及工作方式。
20位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对于观念及物质材料有着独特视角和把握力的艺术家,摆脱物质所带来的思维惯性,“剥离”玻璃的概念,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气息,挖掘和重构物质材料的更多可能性,进而展开对当代艺术中物性的价值重构。
在“剥离”开始的同时,无法避免的是期待中对传统“玻璃”定义的回避,然而这一切恰恰在某些艺术家个体创作的时候被放大、强调,变成他们作品上一个侧重点。但这些期待又似乎没那么重要,就像是一次学院里的材料课,当面对实实在在的材料时,能再次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此时“玻璃”又似乎被赋予了一种根植于每个人常识中的新的历史学意义。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