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小成本影片为啥胜出——访广东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

时间:2013年01月17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 阳

  2012年底,中小成本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创下了国产影片票房最新纪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影片。相去不远,《失恋33天》、《人在囧途》等中小成本影片也分别成为当时的票房“黑马”。

  记者:以《泰囧》为代表的中小成本影片为什么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赵军:《泰囧》等中小成本影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贡献当下价值观,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黑马”们成功的根本,草根的质朴和面对陌生人的勇气和亲切(王宝强面对徐铮、黄渤)正是当下社会所需。当然,它们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不可忽视。其实,中小成本影片“以弱胜强”并不是今天的电影市场才有的新鲜事。当初冯小刚的一连串贺岁片不也都是以小成本战胜美国大片吗?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中小成本影片与票房成功从此将画上等号?

  赵军:那么多中小成本影片,只有这几部胜出,这对于中小成本影片来说其实还是很严峻的,不能简单地说以后胜算就在成本上了。弱势制作不去接地气,不去研究当下人们流行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同样没出路。要知道,中小成本的弱势制作失败的案例比成功的多得多,同样是徐峥同年的作品《搞定岳父大人》,也是类型片,也是喜剧,也是中小成本,但它的票房令它连宣发费都没有收回。

  记者:2012年许多传统“大片”票房失利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赵军:失败的片子总是相似的,成功的片子各有各的成功。就去年大制作的影片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来说,还是以“不接地气”为首要原因,它告诉我们那些动辄上亿元投入的巨制正面临市场的危机。但让业内高兴的是,今后“两种模式”可以并行不悖了,不论是大片模式还是中小成本,不论是强势制作还是弱势制作,中国电影产业这两道轨能够并驾齐驱,这就是产业走向成功的希望。这是中国电影产业新的曙光。

  记者:这些中小成本影片的成功给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赵军:它让人们明白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不能代表一切,而中小成本弱势制作也必须要有天赋和灵气。艺术是创意锻造的,悟性不可或失。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创作价值观。

  电影创作不走近观众,观众就不会理睬你。唯有贴近人们当下的生活,才会得到人们的重视。当下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很多矛盾,我们的电影要给他们以正能量。正能量就要说他们的语言,就要熟悉他们的种种状态。当然,类型片的规律也必须融入其中。弱势制作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又一次春暖花开,我们应当为一切冲决旧观念罗网的创新叫好。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