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改革开放最前沿响起精彩锣鼓点

时间:2012年12月2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新荣

改革开放最前沿响起精彩锣鼓点

——中国文联、中国剧协“送欢乐”到广东东莞麻涌

  12月26日晚,广东东莞麻涌镇文化广场上,当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荃珍一曲豫剧《花木兰》选段唱罢,坐在观众席里的刘少宗、刘少华兄弟俩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带头站起来为艺术家的精彩表演鼓掌叫好。原来兄弟俩老家在河南,到麻涌镇打工已8年有余并在当地安了家,听到这阔别已久的乡音,兄弟俩自言感觉“像是回到了家”。

  当天,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在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率领下,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来到这里,为当地百姓和身在他乡的打工者们送去了节日的文化盛宴。麻涌镇现有人口11万余人,其中除了7万常住人口之外,还有4万多外来务工者,以来自河南、四川、湖北、安徽的民工最多。在中国人口大范围流动的今天,戏剧特别是地方戏,对于外来人口、农民工更具别样的意味。乡音、乡情感染着这一群体,他们理应得到文化上的尊重和艺术上的享受。

  面对当地这一特殊的人口结构,艺术团对节目进行了精心编排。除了裴艳玲、林为林、于兰、谷好好带来的精彩京昆表演,女高音歌唱家韩延文的女声独唱《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国》之外,艺术团还精心安排了全国不同地方剧种演员的精彩节目。如陈巧茹、熊宪刚表演的川剧绝活——变脸,刘丹丽带来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杨俊表演的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龙红表演的赣南采茶戏《山歌情》等,缕缕乡音乡情,为观众送去了美好的新年祝福。

  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港台风盛行的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戏曲能否受到观众欢迎?这不仅是接待方的疑虑,也是艺术团的担忧。但现场观众的反应很快打消了大家的疑虑。据东莞市麻涌镇戏曲分会会长陈婷介绍,其实,麻涌镇是个粤剧的“戏窝子”。农闲时候,河边的水幕里、月夜的蕉林中不时传出粤剧的袅袅清音。陈婷说,麻涌镇下辖14个村,现有20个戏曲曲艺中心,会员达到50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不到20岁,拥有广泛的戏迷观众基础和不俗的创作实力。用陈婷的话说,麻涌镇虽处改革开放最前沿,但传统文化一样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代代延续。当晚,本土梅花奖获得者倪惠英、黎骏声特意带来粤剧《花田错会》的经典唱段,引得主持人瞿弦和与台下观众的一致喝彩。

  既然是改革开放最前沿,当晚的演出又怎么能少了时尚感?由梅花奖演员孙健领衔的中国美伶男声组合,一曲《传奇》唱罢,糅合了流行歌曲、音乐剧与传统歌剧的时尚唱法,给观众带来了全新感受。在现场观众的热情要求下,他们不得不几次返场,又加唱了《追寻》《等待》等曲目。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