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桥梁·舞台·家园——中国摄协推进行业建设10年纪实

时间:2012年10月2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郭青剑

  不久前中国摄协发布消息,宣布会员总数已超过1.6万人。而据记者了解,2002年时,这一数字还仅为6000余人。10年间,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之快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队伍。”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瑶说。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推进行业建设,引导摄影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摄影事业科学发展,成为摆在中国摄协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考题。10年来,中国摄协以最广泛地团结全国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为己任,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行业管理

  创新分类体系 引领行业创作

  9月12日,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启动征稿。作为中国摄协主办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国性摄影展览,“国展”的每一个举动都备受全国摄影人关注。从1957年设立以来,“国展”在征稿类别上始终根据摄影发展实际不断调整,但从2002年的第20届至今,“纪录”、“艺术”和“商业”这三大基本类别则一直保留,这也与中国摄协近10年来一直倡导建立以纪录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为主要类别、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的完整摄影创作和评价体系密切相关。

  今天再看这个已被摄影界和全社会广泛接受的分类创作评价体系,似乎顺理成章、不足为奇,而在当初,这一体系的出现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的推动者之一、时任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所长的李树峰告诉记者,“国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工业、农业等题材分类,八九十年代,则以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活”、“风光”、“人物”、“静物”等分类,这基本代表了当时摄影界各种展赛的状况。但这种分类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很多人一窝蜂去搞沙龙摄影,却鲜少关注社会热点与身边小事。拍摄目的不明确、摄影创作类别单调、作品文化内涵粗浅等问题较严重。而实际上,摄影不仅是表达自我情感和艺术才华,记录客观的社会变迁和现实生活更为基本。针对以上问题,为解放摄影生产力、引导广大摄影家多关注和记录时代、社会与人生,中国摄协于2002年对最具示范意义的第20届“国展”改革了分类办法,分“纪录”、“艺术”和“商业”三大类征稿。同时,还于2004年在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上,以“摄影分类评价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在李树峰看来,摄影的分类创作评价体系完善了原有分类方法逻辑上的不严密,它综合考虑了作者的拍摄目的、作品的文化价值等多个因素,这与照相机的功能和摄影的创作实际是相符合的,也与世界摄影史的发展是相符合的。实践证明,实行这一体系的效果明显。此后的历届“国展”来稿量大大增加,特别是纪录类作品增加数量尤为显著。如果把这几年的“国展”纪录类获奖作品串起来的话,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大事、热点和发展轨迹清晰可见,成为一份难得的视觉历史文献。广大摄影人对这一体系从认知到接受,更加注重根据自己实际来发挥专长、与同行互取所长,摄影创作风气得以好转。这一体系还在大小各类摄影展赛中被广泛应用,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