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别削足适履让地方小品变了味
央视蛇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汤浩近日透露,扶持南方小品将是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一大重心。这对于很多喜爱南方小品的观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春晚在节目选取至少是语言类节目的选取上又前进了一步,范围更加广泛了。
综观近些年的春晚,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语言类节目中的小品基本上以北方节目为主,而南方的则少之又少。2006年的春晚虽然有《招聘》和《耙耳朵》两个南方小品亮相,可惜效果并不是很好,不但没有将南方的特色表现出来,也没有引起多少观众的注意;2007年,本以为湖北小品《钓鱼》上春晚的可能性极大,结果在第五轮审核时,这个唯一的方言小品还是被无情地拿下;尽管沉积了几年之后,由湖北选送的小品《50块钱》终于登上2010年的春晚舞台,而且也赢得了许多观众的掌声,但这终究没能改变南方小品上春晚的尴尬局面。
面对这种现状,有志于南方小品发展的各方人士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为了让南方小品也能在春晚的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各种尝试可谓不遗余力。为了让观众听得懂,他们在口音上作修改;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要求,他们绞尽脑汁地进行一些改革或创新。遗憾的是,这些努力不但没有获得观众的掌声,反而失去了南方小品应有的特色,结果当地人听着味儿不对,其他省市的观众又听不懂。就拿上海滑稽小品《一串钥匙》来说,为了能上2005年春晚,作品特地改用了带上海腔的普通话,结果还是落选。该作导演在谈到失利时总结说,滑稽戏是以语言见长的,一旦语言变了味儿,滑稽最精华的东西就丧失了。
从艺术形式上看,北方和南方的小品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一样的短小精悍、一样的滑稽幽默、一样的针砭时弊,不一样的只是二者在表演时所使用的语言以及所反映的人文风貌。北方小品表演时使用的多是普通话或近似普通话,南北方观众都容易听懂,而南方小品表演时使用的多为地方方言,北方观众听起来很费劲,两者一对比,喜爱北方小品的观众自然要比喜欢南方小品的多了。表面看来,这是导致南方小品一直处于下风,很难走近全国观众的直接原因。其实并不尽然。
既然是地方小品,就难免存在地方口音,而且很多地方小品的笑料和艺术魅力正是源于它的地域特色和特有的方言。是否能在观众心目中获得一席之地,根本不在于是北方小品还是南方小品,而在于有没有好的剧本。《超生游击队》《如此包装》《卖拐》《卖车》等小品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是北方小品,而在于它们都是从生活中发掘出的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然后通过演员们活灵活现的演出,使观众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有人说,不仅仅是小品,现在整个曲艺都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发展趋势,而笔者以为,这种主观性的南北比较完全没有必要,更不必担忧南方曲种是否会因此衰落。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方戏。北方曲种有属于自己的观众,南方曲种同样如此,北方曲种有自己的特点,南方曲种又何尝不是。就像南方小品上春晚一样,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平衡发展,反而失去了各曲种固有的特色和风土人情,与其落得个“四不像”的结局,倒还不如不上春晚呢。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