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某大学一位女博士的微博发言近日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下基层“调研”中对基层接待方提供的生活条件不满,深感“憋屈”的女博士在微博上公开发出了抱怨。虽然当事人日前已经就此出面道歉,并请求公众的原谅,但此事依然给社会舆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舆论的哗然并非仅仅是因为一个“不成熟的学生”看似偶然的抱怨,更多的是那充满傲慢的抱怨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深入基层”究竟应该抱持什么样的心态?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从中央到地方,深入基层一直都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行动方向,尤其对高等院校知识分子、文学艺术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众多精神文化领域的从业者来说,不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一线,就创作和产生不出真正优秀的文学艺术和新闻作品,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一直以来,无论学术界、文学艺术界还是新闻界,各领域不断表彰的优秀工作者,所遵循的标准与理念,无一不和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概念息息相关,比如“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比如“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颁发,比如“中国新闻奖”作品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评比,等等,都一再凸显着这样的理念。更不用说,近年来文学艺术工作者所开展的一系列重要活动,比如“送欢乐、下基层”,比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文化“三下乡”,以及今年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的提出和践行等等,也都鲜明地凸显着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理念,在社会上掀起巨大反响。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感召下,深入基层的不断实践中不仅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文艺工作者、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和先进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产生了数不尽的优秀文艺成果、学术成果和新闻作品。
但是,深入基层的同时,自然也就意味着要适应基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去真正了解和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和切身需要,同时更要去真心实意地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如果本身就抱着一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心理,抱着一种敷衍了事、傲慢浮躁的态度,甚至抱着一种“镀金”“捞名”的隐私目的,那这样的“深入基层”只能是“蜻蜓点水”,变成纯粹的“走形式”,甚至是“变相旅游”和“打秋风”,不仅达不到深入基层的初衷,反而会给基层造成麻烦、引起反感,造成相反的效果。心态决定行动,我们必须认识到,深入基层者的一言一行,都会从细微之中反映出内心的态度,基层群众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而这些细节反过来,就成了既能暖人心、亦能寒人心的关键。
正因为如此,一句“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发言,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舆论关注。对比那些真正能够沉下心去、努力深入基层一线,一辈子恪守为最广大的基层群众服务的各领域的优秀从业者,我们更加可以感受到榜样的无穷力量,也更加鲜明地体会到,除了身到基层,更需要心到基层,才能够将“三贴近”“走转改”等一系列精神理念,真正贯彻落实。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