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百花放映·情系新疆”大型电影惠民工程暨慰问采风活动
在阜康市放映露天电影 于辉 摄
深情一刻:边防哨卡的烈酒
吉木萨尔县一路往东便是奇台县,这里物产丰富、景色壮美,拥有上天赋予的珍贵馈赠,自古便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称。即将收割的庄稼和一片片金色耀眼的向日葵,将仲夏装点得更加绝妙。
从奇台再转道往北方行进,景色渐渐变得单调,一条黄沙漫漫的长路,两旁是戈壁荒漠,风也变得越来越大,进入北塔山了,这是我国与蒙古西南部的界山。一条不算平整的沙石路走到尽头便是中蒙交界的界碑,附近便是著名的乌拉斯台边防连。该连担负着中蒙边境110余公里的戍边守防任务。越野车开足马力驶上山顶,夕阳中的乌拉斯台哨所巍峨屹立,采风慰问团的艺术家们走进哨所看望正在执勤放哨的战士们。“当好国门卫士 建设一流团队”的标语就远远立在山坡上。“我9年前曾来过新疆边防站拍摄电影《最后的骑兵》,那次拍摄对我的生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来到乌拉斯台感觉特别亲切。”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刘之冰说。他不禁清唱起电影《最后的骑兵》的主题歌《边关军魂》,眼中满含热泪。
宿舍的书桌上摆着鱼缸、几条金鱼悠然地游戈;每个房间的窗台上都种着鲜花,正开得灿烂;网络学习室、图书阅览室学习氛围很浓。“创造学习型连队、争当学习型军人”在这里有着良好的传统,战士们在电脑前熟练操作浏览查询来自中国国防网、《解放军报》《参考消息》上的最新信息;大门口的触摸屏则可以用手轻易操作将最新动态挂上去实现全连共享:给战友过生日、骑马巡逻的英姿、日常训练的场景……“网络进班排、数字进军营是现代连队最突出的变化,以往对于边防连队都有固有的印象,单调、落后,其实走进乌拉斯台边防连会有不同的感受,就是这些细节的变化带来一种精神状态。”兰州军区新疆昌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罗义这样介绍道。
夕阳西下,前来慰问的艺术家们与战士们围坐一圈,倾心交谈,组成临时班务会。乌拉斯台边防营营长赵加伟多才多艺,是连队中的“歌王”,他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岳红是老乡,从成都来到边防连,已是入伍20年的老兵,“我是主动申请到边防连来的,比起老家的安逸舒适,这里虽然艰苦、寂寞,但在自己的军旅生涯里能为祖国和人民执勤巡逻,对我来讲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值!”一位年轻的战士坐在刘之冰的旁边,他到乌拉斯台边防连入伍以来,4年没回过家,刘之冰深受感动不禁唱起《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海政文工团著名演员杜旭东谈到自己是从河北梆子剧团入伍海政文工团,作为海政文工团的演员,他经常去海疆慰问,第一次来到新疆边防看到边防连的战士们,他感到“一下子就找到了心灵支撑。”著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握着战士们的手唠家常,还掏出自己的手机拨通小战士们远在河南、江苏老家的电话,与他们的亲人聊天,让他们放心。
《十五的月亮》《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咱当兵的人》《青藏高原》……这是没有节目单的即兴演出,艺术家和战士们都深深投入其中。战士李海洋的摇滚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将气氛推向高潮,一曲《五星红旗》更是深情满怀,为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也为中国奥运健儿射得首金祝贺。或许用语言很难形容现场的感动,正如翟俊杰所说“绝不是作秀,而是特别纯粹的真诚”。天已将黑,四面高山更显苍茫,山上的哨卡亮着黄色的灯光,当乌拉斯台会晤站的翻译德钦和巴特尔端起木碗小酒杯用蒙语唱起祝酒歌时,千言万语尽在那一杯烈酒中。
阿克托别村的观众们在观看演出 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 悦 摄
动情一刻:兵团场部的照片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这是兵团人形容自己再合适不过的语言,朴素而又令人肃然起敬。“兵团人扎根在祖国的边疆,生产生活在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的荒漠戈壁,履行着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在占祖国六分之一版图的美丽富饶的新疆,肩负着经济建设的生产大军、保卫边疆的铜墙铁壁、维护稳定的中流砥柱三大历史任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组成员、副主席齐安江这样说道。
7月29日,“百花放映·情系新疆”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古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诗句,今有中国文联、中国影协把艺术春风吹到边陲小镇奇台农场的阳光写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党委书记、政委吴国丰这样生动地形容“百花放映”工程“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看到广场大屏幕上出现的已是80多岁的屯边老战士穿着旧式绿军装向石河子纪念碑敬礼的一张照片,慰问团的艺术家们和随队人员都感动万分、泪水盈盈。翟俊杰表示,曾多次来过新疆,一直对兵团人有很深的感情,因为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付出了太多太多,也牺牲了太多太多。他激动地说道,“作为一位老兵,我主动请缨,希望能够创作拍摄一部扎扎实实反映我们兵团建设的影视精品。”
“祖国——我生命的土壤,你是生我育我的母亲,你的儿子眷恋着你,犹如灯蛾之迷恋光明……祖国——有了你才有我,没有你哪会有我的生命,因为,我同你,伟大的祖国,共有一条命,共有一颗心!”当刘之冰、岳红用丰沛的感情在奇台农场朗诵起这首著名维吾尔族诗人铁依甫江·艾里耶夫的诗歌《祖国,我生命的土壤》时,现场安静下来,都在静静聆听。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谢力在筹备这个诗朗诵表演时,翻阅了很多作品却一直没有寻找到特别合适的,“希望能够找到魂一样的东西,最后终于让作家、编剧、新疆影协的秘书长尹俭在图书馆里翻阅到了,我们一看都认为特别好。”当这首诗朗诵在民族村落、在边防哨卡、在兵团场部一次次响起时,可以感受到它所传递出的力量以及它背后的深刻内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永军表示,自治区党委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把现代文化置于引领全局的特殊重要位置,给新疆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康健民也表示,中国影协也将以此次“百花放映·情系新疆”活动为契机,继续团结和带领广大电影工作者,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行动上与干部群众建立密切的血肉联系,辛勤耕耘、潜心创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的精品佳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