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要把心交给人民——内蒙古文艺界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时间:2012年04月2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宏伟 鲍丽丽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讲话》依然对文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深入生活,这是文艺的源头活水!”在4月18日内蒙古文联召开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上,作家代表李廷舫结合玛拉沁夫、朝克图那仁等著名作家的创作历程,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深刻领悟并谨记《讲话》的精髓,在创作中体会深入生活为人民的重要性。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也认为,《讲话》仍然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指导性文献。《讲话》对文艺工作者把握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坚持“三贴近”,实践“走”“转”“改”,创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是一个必要遵循。

  “今天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不深入生活,远离了《讲话》精神,导致作品与生活割裂开来。这是一种不良的创作倾向。”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摄协主席额博对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批评。他认为,回顾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对生活的一往深情,这恰恰是当今一些文艺工作者缺失的。

  “要把心交给人民。”内蒙古文联副主席、评论家协会主席宋生贵说,“文艺从根本上是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文艺创作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民众保持“血肉联系”,“关注现实”是中国文艺的优良传统,必须要坚守这个传统。内蒙古大学教授高明霞也认为,要倡导“‘人民性’的文艺美学思想”,要“尊重人民的审美需求,将高雅艺术还给民众”。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剧协主席武利平说,“《讲话》是一盏明灯”,其基本原理符合文艺发展的规律,文艺创作只有贴近生活,和人民大众保持深厚的感情,才能吸收地气,表现“真善美”,传达“精气神”。

  来自内蒙古全区的50余位文艺工作者代表表示,人民是始终如一的服务对象,时代发展了,但为人民服务的主旨不能变。继承和发扬《讲话》精神意义深远。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王金喜说,期望通过此次座谈,让《讲话》精神深入文艺工作者心中,以促进内蒙古多出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人才,最终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