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剩女”流行,不是电视剧惹的祸
近日,听闻一则“剩女不嫁惨遭家人打断肋骨”的新闻,着实令人咋舌。据有关媒体报道称,今年已35岁的大龄“剩女”小菲迟迟未嫁,胞弟小明一怒之下将其左侧三根肋骨打断,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对此,“剩女”们苦言“伤不起”,纷纷表示单身乃个人自由,招谁惹谁了?为了保护自己的肋骨,以后得穿防弹衣加钢盔。更有不少网友将“剩女”问题产生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时下大量热播的各种言情偶像剧、都市“剩女”剧和家庭伦理剧,“高富帅”、“婆媳斗”、“小三门”、“事业家庭难两全”、“孩子抢自由”云云,细数着婚恋、家庭剧的几宗罪状,误导“剩女”们的择偶观,须为晚婚负责。凡此种种,不禁让人疑惑,难道大女不嫁,是电视剧惹的祸?
“偶像剧有必要为晚婚负责,它让女青年认为26岁能遇到泷泽秀明,29岁能遇到松本润,30岁能遇到木村拓哉,31岁能遇到玄彬,33岁能遇到阮经天和赤西仁,34岁能遇到龟梨和也,35岁遇到李民基,39岁还能遇到藤木直人。越往后越合胃口,所以她们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怎么甘心就嫁给隔壁的小张小李呢?”这则看似振振有词的微博近日在网络上疯传,倒也引起不少网友共鸣。在他们看来,时下不少热播偶像剧中,男主角不但“高富帅”,还都“新三从四德”,“灰姑娘遇上高富帅”的情节令人神往,制造着“白马王子”就在身边的假象;而在时下热播的包括《钱多多嫁人记》《张小五的春天》《大女当嫁》等在内的大量都市“剩女”剧中,“剩女”们虽错过了青春年华,却往往会误打误撞,遇上年轻又帅气的白马王子,制造着“姐弟恋”大团圆的错觉;家庭伦理剧中无限夸大的家庭矛盾,“婆媳斗”、“啃老”、“争房产”、“家庭离异”、“小三”遍地走……看得不少女性观众唏嘘不已、谈婚色变。生活忒残酷,婚姻太纠结,倒也道出了不少“剩女”们普遍的心理感受。
首先我们承认,有些电视剧过度渲染“高富帅”,催生了一些女性的公主梦,致使其眼光逐渐拔高,对绝大多数男性难以入眼;而有些电视剧则过度“低于生活”,夸张地表现“婆媳斗”、“小三门”等灰暗的社会现实与情感纠结,让不少“剩女”躲进小楼成一统,沉浸在自我编织的虚幻世界中不能自拔。这些都是此类电视剧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其实,“剩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女不嫁,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电视剧惹的祸。如果将电视剧的影响视作外因的话,或许,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内因。对于外因的影响,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过于夸大。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愈发彰显其个性——经济上渴求独立,思想上追求前卫,行为上要求先锋。女性早已经脱离了“家庭主妇”式的生活圈子而迈向了更广的社会领域,有些女性甚至已不再呼唤着顶起半边天,甚至大有遮住天的向往,就像中国移动的广告词一样:“我的地盘听我的。”而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看来,似乎适龄不谈恋爱就约等于不孝,只谈恋爱不结婚就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就约等于“现行反革命”,他们认可的最高“宪法”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所以说,大女不嫁,其实背后夹裹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原因和现实遭际,甚至可看作新旧观念经受时代碰撞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更暗含着人们对于个体自由解放的渴望和对婚姻责任的淡漠。因此,奉劝诸位网友,切莫动不动就拿电视剧说事。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