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文化产业期待“升级版”

时间:2013年05月17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玉玲 易运文

  经过政策强力推动后的文化产业将走向何方?文化产业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做些什么?文化产业离“十二五”支柱产业的目标还有多远?人们将在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寻找答案——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四川雅安芦山,文化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据芦山县根雕协会会长刘毅恒介绍,芦山盛产乌木,在长达2公里的“根雕一条街”,每年能贡献近亿元产值。地震中虽然根雕产业损失惨重,但他们相信,凭着独特的资源优势,芦山根雕产业还会东山再起。

  芦山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信心,还来自于这些年文化产业观念的转变,刘毅恒记得前几年雅安修路时,挖出来的树根无人问津,随便堆在路边成为居民家的柴火,但随着大家尝试着把树根经过艺术加工,变成了艺术品,树根也“变废为宝”,身价百倍。刘毅恒告诉记者,这次深圳文博会,他们已决定参展,展示家乡的根雕作品,重振芦山根雕产业。

  像芦山根雕产业一样,多少曾经被当做“柴火”般浪费的资源今天被文化的创意起死回生;又有多少尘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今天的文化产业中被“唤醒”,重发新的光彩。

  像芦山根雕产业一样,有多少曾“养在深闺”的文化产品,从深圳文博会这个“窗口”,走入千家万户,甚至还飘扬过海,走上国际舞台。

  像芦山根雕产业一样,观念在转变,文化产业的升级也悄然来临。从吹拉弹唱的“小文化”,融入到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大文化”;从文化人“小圈子”的文化,变为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文化”。

  “与科技融合、与金融结合、与其他行业嫁接,与当地的特色资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文化产业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把文化的“基因”植入各行各业,或“点石成金”或“化腐朽为神奇”,提升文化的内涵和品牌的价值,这样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才越来越近。

  用好“文化基础设施”

  近日国产电影的高票房,让人为之一振。

  “票房‘井喷’,不断创造奇迹,原因绝非偶然,而源于中国电影银幕数的几何级数增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分析说,10年前,中国电影的银幕只有3000多块,一部电影票房过亿元就是“奇迹”,而现在银幕达到1.4万块,中国电影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电影银幕数只是近年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方面。经过上一轮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弥补了不少“欠账”,从电影院到小剧场,从图书馆到美术馆,从有线电视网络到移动互联网,“文化基础设施”站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了‘高速公路’怎样运送更多的‘货物’,怎样运用已建设好的文化基础设施,传播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这将是下一轮中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主要课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一连用了几个“更”字诠释“升级版”的内容:要有更大的改革精神、更高的智慧、更广泛的参与,使基础服务能力更强,运行速度更快,让人们获取信息更便捷,体验互动更亲切。

  文化产业理性发展

  “原创动画产量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去年产量下降近15%。”这是《2013中国动画产业年度发展辑要》公布的最新数据。

  “‘负增长’表明从‘量’到‘质’的升级转型已经开始。”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李剑平注意到,一方面电视台对精品动漫产品提高了收购价,一改以前的“白菜价”;另一方面,中国动漫在海外屡屡获奖,开始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大动漫”的理念将动漫技术运用到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为动漫产业的升级拓展了空间。

  不仅是年产22万分钟的动漫大国,我们这个年产1.5万集的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一年500多部电影的电影大国,一年出版37万种图书的第一出版大国,必须要布局新的转型升级——从“大”到“强”,从“量”到“质”,从“有”到“优”。

  升级就是一个选择和“优胜劣汰”的过程。除了动漫产业“降温”外,文化企业上市、主题公园发展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也都在回归理性:据统计,截至4月中旬,已经有18家文化创意企业撤回上市材料,但文化产业新募集的专项资金规模已超过160亿元人民币。“园区‘热’开始降温,人们在反思,不能照搬工业园区的方法搞文化产业园区。”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惠林教授提醒,文化产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要从对土地和房子的重视,转向对创意的扶持。

  回望过去一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速,文化骨干企业向做大做强迈进,总体实力增强,105家中央文化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还将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升级转型,是为了迎接新的腾飞。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