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福建古老剧种展新姿

时间:2014年10月05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丽萍

泉州木偶戏《赵氏孤儿》

闽剧《贬官记》

  由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厅与文化部艺术司承办的“庆祝新中国65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近日在京举办。具有代表性的福建戏曲五大剧种以及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泉州提线木偶等7台优秀地方戏,在国家大剧院、中央党校和梅兰芳大剧院相继上演。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莆仙戏、芗剧等福建古老剧种,一展新姿,让首都观众大开眼界。

  梨园戏、莆仙戏:南戏活化石 

  福建省地方剧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保存一批宋元南戏、明清诸腔以及近现代新兴剧种,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堪称中国戏曲史的缩影。全省现存23个剧种,其中18个本土剧种、5个外来剧种,另外还有5类木偶戏,共有19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拥有京剧、越剧、歌剧、舞剧、话剧等全国性的剧种,更拥有闽剧、莆仙戏、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芗剧)、木偶戏等一批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其中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的表演优雅细腻,有一套极其独特、严谨的基本程式,称为“十八步科母”,对表演的手、眼、身、步等的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各行当程式中都遗存了一些傀儡动作,载歌载舞,古朴、优雅、细腻,别具风格。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成立60多年来,好戏迭出,尤其是著名剧作家王仁杰为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曾静萍量身创作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皂隶与妇贼》等戏,均获全国性大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本次进京演出的新编戏《皂隶与妇贼》,讲述女贼一枝梅与皂隶杨一索由解差与女囚的关系转变为爱情关系的过程,人物的心灵表现和性格趋向都突破了传统戏剧观念的约束。主演曾静萍表演细腻传神,亦悲亦喜的剧情颇具观赏性。

  另一被称为南戏活化石的是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莆仙戏始于唐,盛于明清,至今仍有5000多个传统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朱买臣》《杀狗记》《小孙屠》《王十朋》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20世纪60年代,莆仙戏的《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誉满天下,前者被中国京剧院移植为同名京剧,并被香港凤凰影业以《假婿乘龙》为名搬上银幕,共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后者被全国300多个剧团移植排演。进入20世纪80年代,涌现了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家群。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闽派戏剧。其中《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江上行》都获得过全国性奖项。本次福建省莆仙戏剧院、仙游县鲤声剧团演出整理改编的历史剧《叶李娘》,讲述替夫受刑的叶李娘的感人故事,梅花奖得主王少媛的表演精彩感人。

  闽剧、高甲戏:丑角最出彩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20世纪20年代,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他演唱的闽剧“逗腔”韵味悠长、缠绵悱恻,被誉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闽剧有《炼印》《六离门》《梅玉配》等优秀剧目。新时期则有《贬官记》《花轿错》《王莲莲拜香》《别妻书》等新戏。本次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贬官记》是一出喜剧,讲述因娶青楼女子为妻而被贬官的边一笑坦荡正直、坚持正义的故事。剧中县官边一笑由丑角应工,诙谐幽默,笑中有泪,颇有深意。福州闽剧院演出了表现福建巡抚严子轩反腐平冤的《兰花赋》,该剧在中央党校礼堂演出时,因其剧情颇具现实意义而大受欢迎。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所以也称为“宋江戏”。高甲戏多为丑角戏,吸收了不少傀儡戏的表演艺术,动作夸张,表演活泼,最有特色,代表剧目有《连升三级》《大河谣》《大汉魂》《玉珠串》等。本次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演出的《阿搭嫂》,讲述了善良的阿搭嫂热心助人的故事,剧情活泼轻松,十分好看。

  此外,流行于海峡两岸的芗剧(歌仔戏),也很有特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唱词通俗,乡土气息浓厚,传统剧目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杂货记》等。本次漳州市芗剧团演出的《保婴记》,展现为保一个婴儿,闽南山乡各色人等的宽容与付出,剧情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提线木偶:演大戏《赵氏孤儿》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代表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馋猫》《太极图》《劈山救母》《火焰山》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1年大型歌舞史诗《复兴之路》中,都有提线木偶的表演。

  近年来,提线木偶舞台演出区域扩展,泉州木偶剧团提线表演占据整个舞台空间,提线可达4米,难度大,但表现力大增。尤其是表演一些大戏时,其舞台效果堪与戏曲媲美,如2004年《钦差大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本次演出的《赵氏孤儿》,融悲情、戏蕴、偶趣、人文于一体,虚实结合,写意传神,表演精湛,剧中大量的唱词与念白,不仅切合于泉州木偶戏的常用曲牌,而且创造性地将闽南语的民间词语和情趣渗入其间,使之更具闽南风情,令人大饱眼福。

  福建一向重视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仅新世纪以来,几大剧种便复排近百个全本戏和近300个折子戏,特别是《红豆缘》《红裙记》《王莲莲拜香》《王茂生进酒》等剧目,强调回归民间的质朴的价值取向,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各个时期的改编或固守传统、联珠缀玉,或钩沉发幽、去芜存菁,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些剧目稳定、深化了福建地方戏曲坚实、鲜明的剧种本体特色。而新创剧目亦回归戏曲本体,观照现实,挖掘传统,启迪今人,使古老剧种焕发了生机,被全国戏曲界誉为“闽派戏剧”“武夷学派”。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