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遗电视春晚演绎“源寻传融”
原来非遗也可以如此青春
“这台晚会太精彩了,不仅让我深切感受到浙江美丽非遗的独特魅力,而且一改以前认为非遗是传统的、草根的、土里土气的印象,原来非遗也可以这么青春时尚、美轮美奂。希望下次有机会看到更多的非遗精品节目。”来自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观众李永坚感叹地说。
近日,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承办的“中国梦想·美丽浙江”2014浙江省非遗电视春晚,在浙江广电集团的演播厅录制完成。晚会分为源、寻、传、融4个篇章,来自全省各地的300余名演员通过灵动的肢体语言、质朴的手工技艺,把浙江省的人文风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缠绵的春雨淋动心旖旎,清澈的小溪灌得心欢喜。美丽非遗,飘溢花香乘我缤纷如梦乐曲……”嘉兴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晓初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梦寻美丽非遗》,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让人陶醉。去年浙江省文化厅启动了非遗主题曲征集活动,在3个月的时间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50多个作品参赛,创作者涵盖各界人士,其中也不乏音乐界的名家。活动最终选出了80多首优秀歌曲,《梦寻美丽非遗》就是其中之一。“我就琢磨着怎样表达我对非遗的感情与感悟,也希望通过我们非遗工作者的保护、传承、传唱,非遗事业能发扬光大,努力使我们的非遗更加灿烂、辉煌。”王晓初动情地说。“近年来,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这与非遗保护工作者们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说。
晚会中,既富有传统特色又具有时代气息的节目接连而至。如余杭高头竹马是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的民间艺术,因其马头高于其他地方的竹马头而得名。据考证,高头竹马在当地永泰村流传已有200多年历史,每年的丰收和年关时节,本地及附近庙会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晚会上表演余杭高头竹马的演员童童介绍说,高头竹马的表演要求“人马合一”。“为了让竹马表演更加符合当下人的审美观,如今的竹马音乐节奏更欢快、服装更鲜艳,舞台呈现也更有美感。”
当晚,温州“米塑王”王锦荣也一展身手,蒸熟了的米粉团,经他的手捏一捏、揉一揉、刻一刻,一会儿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以假乱真的瓜果菜肴……王锦荣出身于温州米塑世家,受其祖父和父亲的熏陶,7岁开始学艺,14岁就能独当一面,捏出来的米塑颇受好评。从艺50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米塑作品,并借鉴雕塑艺术,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开创了米塑观赏艺术之路。
此外,东阳竹编、浦江剪纸、瓯绣、仙居花灯、余杭滚灯、青田鱼灯舞、奉化布龙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在舞台上诗意绽放,浙江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人也来到现场,为观众亲手制作非遗工艺品,同时也为大家送上了新春祝福,将晚会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