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勤斋内景
在故宫养心殿西暖阁即三希堂外间向东的墙壁上,画有一月洞门,两旁画木隔栅窗,地面画青花瓷砖,与室内的隔栅和地砖相衔接,使墙壁看上去不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从室内延伸出去,似乎穿过月洞门又有一处可游可赏的花园。借画中之景丰富室内景观,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园林营造中的“借景”思想不谋而合——画面极其写实,画里的空间几乎与真实的室内空间融为一体,透视感强烈,并且与周围景物巧妙结合,形成一种新鲜而神奇的视像效果。如今,在清宫现存保持原貌的这类贴落画中,具有线法画特征的有养心殿、倦勤斋、玉粹轩等处,可谓清宫里的“3D绘画”。
贴落画作为古代绘画的一种装裱形式,画心经过简单托裱,可上贴于墙壁又可下落收藏,用于室内装潢,在清宫建筑里应用广泛。传统的贴落画题材以山水、人物为主。在西洋传教士画家的影响下,透视画法进入清宫,并且运用于贴落画上,形成通景线法画这一特殊种类,其画面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和纵深感,与室内真实景物结合,令人难辨虚实。
在现存的通景贴落画中,以倦勤斋的贴落画最富特色,也更为壮观。在倦勤斋室内,绘画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墙壁和屋顶,画中的竹篱围廊、庭院松树、楼阁宫墙等不仅与室内装修甚至与室外景观都相对应,并且通过精准的线法画技法,力图制造一种身在室内而恍若室外的奇幻效果:西、北墙和天顶全部由绘画覆盖,北墙上画有竹篱笆与室内的竹篱围廊相呼应,竹篱外又画庭院松树、楼阁宫墙等,与室外景观对应一致;西墙上也画竹篱笆,正好将北墙上所画竹篱与室内的竹篱连接,竹篱外画盛开的玉兰树;天顶绘满藤萝架,精准的透视画法使一串串藤萝花富有立体感,好像从竹架上垂下来一般,透过藤架是蓝蓝的天空。身处室内的人几乎可以忽略四周墙壁与屋顶的存在,好像置身于庭院的竹篱之间、藤架之下,原本有些幽暗的室内变成了明媚通透的户外。而宁寿宫玉粹轩里迎门花罩下的通景线法画贴落,则取仕女婴戏题材,人物置身暖阁之中,家具陈设完全模仿室内实景。
通景线法画将透视技法对空间的营造发挥到极致,绘画与室内的真实景物巧妙衔接,室内空间被画面进一步延伸。这种绘画形式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欧洲的壁画和天顶画,事实证明出现在清代宫廷里的在当时被称为通景线法画的绘画,确实在形式上与欧洲壁画和天顶画一脉相承。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重要画家都曾经为教堂创作,其中更有画家尤以擅长透视画而闻名。意大利耶稣会士安德鲁·波佐最出色的作品是绘于1685年的圣依纳爵堂壁画和天顶画。由于当时缺乏资金,教堂没有修建圆顶,但波佐以高超的技巧在天顶的交互处画了一幅立体感极强的画,使平面的屋顶从内看去变成了圆穹顶,效果极为逼真。波佐的贡献不仅限于绘画方面,他同时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建筑知识和绘画技巧结合,写成一本《画家与建筑师的透视学》,书中详细论述建筑与绘画的关系以及透视画法的处理,在欧洲影响甚广。波佐以及他的学生成立了工作室,培养了众多绘画人才,其中有一个来自米兰的年轻人,此人后来以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漂洋过海,将他的绘画才能带到了遥远的东方,并在紫禁城里度过了后半生,他的中文名字叫郎世宁。
透视技法随着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的足迹来到中国。热爱艺术的乾隆皇帝对西洋绘画也颇有兴趣,虽然他对西洋绘画中人物面部的明暗处理不能理解,但逼真的画面质感和气势宏大的场景很能够满足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乾隆皇帝以自己的喜好直接干预宫廷绘画创作以及宫廷内部的装饰,西洋画家的才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展现,创造出中西合璧式的绘画面貌。通景线法画传入中国,抛开了宗教性主要以装饰和欣赏为创作目的,题材内容相应世俗化。画中的宫室回栏、庭院花草等都是纯粹而现实的中国式景物,同时透视技法的绘画形式保留了通景线法画所具有的特殊装饰效果,体现了一种洋为中用的文化融合。通景线法画独特的装饰性起到了扩大室内空间的作用,根据实物留存和档案记载,多应用于居住性的宫室之中,遗憾的是由于古建的翻新和损毁,留存至今保持原貌的少而又少。嘉庆皇帝即位后,大部分带有乾隆御容的画幅被撤换下来,贴落也揭下重新托裱另行保存,所以大量通景画脱离了原有的陈设环境,只保留了线法画的特征,而无法再显现出通景线法画作为环境艺术的独特魅力。例如《乾隆观孔雀开屏图》尺幅巨大,图中建筑线法准确,两旁画假山石,右侧一边山石中缺损一块呈门洞状,很可能是整画从墙上揭下时,贴在门上的那部分失落了,就成了现在这副不完整的样子。
通景线法画需要足够大的墙面来展示,也需要足够宽敞的空间来欣赏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艺术效果,普通民居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就像欧洲的教堂壁画从设计出样到最终完成往往耗时几年一样,通景线法画绘制工程庞大,据《内务府活计档》记载,墙面贴落画和通景画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交内务府如意馆绘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完成,历时5年,有当时多名宫廷画家参与其事。
通景线法画绘制费工,保存不易,虽然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但注定不是普及的艺术,在中国绘画中也只是作为极少数的特例存在。更为重要的是,线法透视的绘画技巧以及明暗凹凸的表现方法始终依赖西洋画家,明确地说,清宫通景线法画的创作高峰是在乾隆年间,绘制工作围绕郎世宁、王致诚等传教士画家展开。虽然有一些中国学生跟随他们学习多年也参与绘制,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这种技法。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郎世宁去世后,宫中仍有艾启蒙、贺清泰、潘廷章等西洋传教士画家供职,但以绘制肖像为主,很少创作大型的通景线法画。
外来文化在没有大环境烘托的情况下,终究缺乏一定的生命力,乾隆晚期随着西洋传教士们或离开或去世,中国画家的技法逐渐退化,清宫通景线法画很快风光不再。著名的倦勤斋贴落画虽然完成于郎世宁死后,但有资料证明,其中相当一部分出自郎氏生前遗留的画稿,因此不能完全说是中国画家的作品。嘉庆以后直至晚清,宫中仍有零星的线法画,多是局部的装点或修补,技法更显生疏,仅为概念化的模仿。长春宫回廊墙壁上画有《红楼梦》人物故事,背景作通景线法处理,效果逼真,成图时间较晚,约在慈禧太后时期,制作者不详。考虑到当时社会西风东渐已成大势,所以这组壁画应该与早期传教士没有直接关联,姑且可以看作是通景线法画在清宫里的“回光返照”。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