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对话吴思敬 学院派为何与文学现场越行越远

时间:2013年11月0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金 涛

  原标题:学院派为何与文学现场越行越远——访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

  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胡适、闻一多、林语堂、朱自清、徐志摩……一大批知名作家都曾任职于高校,引领一代风潮;对比当下,仅有为数不多的高校中有创作型教师。目前高校的博士培养制度及教师职称考评制度并不利于创作与研究的互动。博士拿学位、教师评职称,都不能靠创作。这种情况,必然把研究生、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理论研讨、论文写作方面。即使很有创作天赋的老师和研究生,也难有机会在大学里施展创作才能,从而形成了搞创作的人在大学处境艰难的情况。

 

罗 琪 绘

  遥想五四,鲁迅、周作人、胡适、闻一多、林语堂、朱自清、徐志摩……一大批知名作家都曾任职于高校,引领一代风潮;对比当下,仅有为数不多的高校中有创作型教师,高校文学创作与研究似乎离当代文学现场越来越远,缘由何在?在首都师范大学迎来第十位驻校诗人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请他就当下高校为何创作型教师缺失、怎样看待驻校诗人驻校作家制度等问题谈了个人看法。

  首创驻校诗人制度:十年风雨不寻常

  记者: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在国内首设驻校诗人制度,风风雨雨走过了整整十年,成果丰硕。回望十年前,设立这一制度出于怎样考虑?

  吴思敬:当初设立驻校诗人制度,国内还没有可供参照的样本。国外有驻校诗人,多是已经功成名就者,或是桂冠诗人。我们设立之初,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把重点放在诗歌创作中有一定经验的年轻诗人身上,希望通过驻校,既提升诗人创作水平,又促进学校工作,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精神。

  记者:遴选标准是什么?

  吴思敬:建立制度时,我们希望有一个公平进校的标准,因此决定从《诗刊》社的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中遴选。华文青年诗人奖面向40岁以下的青年诗人,有严格的评审原则和很好的公信度。该奖每年评选三人,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选择其中一人驻校。

  记者:首师大能够为驻校诗人提供哪些条件?驻校后需要开展什么工作?

  吴思敬:驻校以后,首师大可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办公条件,为他们租一居室房子作为创作室。北京房租年年在涨,现在住房费用已达三万多一年。从今年开始,还给驻校诗人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当然,驻校诗人的生活来源主要还得依靠原单位。

  首师大对驻校诗人写什么、写多少、怎么写一概不干涉,没有限定指标,强调创作自由。但是每个驻校诗人都很自觉、勤奋。特别是有些诗人在原单位事务比较忙,驻校以后会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写作。他们给本科生开诗歌讲座,与研究生举行对话会,同首师大的老师与学生交朋友。驻校结束前要召开隆重的驻校诗人诗歌创作研讨会。学校里有一些自发的诗歌爱好者和业余作者,驻校诗人的到来,给这些同学提供了面对面接触诗人、学习创作的机会。刚刚离校的第九位驻校诗人宋晓杰就非常认真地给学生看稿,还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到《诗刊》发表。除了提供校内交流机会,首师大还积极介绍驻校诗人参与中国作协及其下属的《诗刊》社、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等举办的诗歌活动。此外,首师大还为驻校诗人提供与兄弟院校交流的机会。比如介绍李轻松、邰筐、徐俊国、王夫刚、宋晓杰等到北京语言大学同外国留学生座谈、为他们讲课。这些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很可能是未来的汉学家,他们和这一代作家接触后,对于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高校当代文学研究:为何离文学现场越来越远?

  记者:有人认为当今高校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坛隔离,和文学创作现场脱节。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吴思敬:这里面情况很复杂。这些年我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做第一线工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最早的会员主体,除了高校教师外,还包括报刊的文艺编辑、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以及社科院系统文学所的研究人员等,此外,还有一些在其他部门的评论家。但是后来,当代文学研究会的主体逐渐变成以高校教师为主,编辑有,但很少,社科院系统人员有一些,但也不多,力量没法和高校比。现在只要是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都有中文系;理工科大学也在向人文学科扩展。中文及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科研经费也不断增加。这样便形成了当代文学研究阵地向高校偏移的情况。

  在体制方面,目前高校的博士培养制度及教师职称考评制度并不利于创作与研究的互动。博士拿学位、教师评职称,都不能靠创作。这种情况,必然把研究生、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理论研讨、论文写作方面。即使很有创作天赋的老师和研究生,也难有机会在大学里施展创作才能,从而形成了搞创作的人在大学处境艰难的情况。此外,高校文学研究历来偏重于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研究,这种惯性加剧了研究者与当代文学创作现场的疏离。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例,对作家研究,大部分集中到鲁、郭、茅、巴、老、曹,以及张爱玲、沈从文等,与当下的文学现场关系不大。当代文学研究也存在这个问题。目前的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以1949年10月为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都是当代文学。现在的青年教师多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研究17年文学、文革文学,甚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跟我这个年岁的人看“五四”一样,完全得靠书面文献,与文学现场也是隔离的。严格来说,当代文学应当是现在进行时的文学,对当代文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当下的文学现场。而作为高校的当代文学教材又要讲究经典性和稳定性,这样当下最新的文学创作成果就很难进入课堂了。真正关注当下文学现场的老师和研究生不是说没有,但太少。要追踪当下文坛并坚持下来,工作量很大,非常不容易。

  记者:这个问题有可能解决吗?

  吴思敬:比较艰难。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体制很难改变。另一方面学科偏见依然存在,研究古代文学的是学问,研究现代文学的以前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当代文学更不被看重。

  记者:近年来也有一些高校积极尝试引进作家。比如毕淑敏、余华、迟子建、张炜、尤凤伟、莫言等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王安忆任教于复旦大学,毕飞宇成为南京大学教授,刘震云和阎连科等受聘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国际写作中心,莫言担任中心主任,贾平凹成为北师大首任驻校作家。但这种做法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作家与高校彼此互戴高帽。您认为驻校诗人、驻校作家方式能否在高校中广泛推广?

  吴思敬:完全可以推广。各个学校设置不同的驻校诗人、驻校作家是好事。他们的到来对学生创作是种推动,甚至能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对人文精神培养极为重要。学生们平常看到的都是课本上的作家,一旦活生生的作家来到眼前,对他们影响很大。

  诗歌教育:应该从中学抓起

  记者:新世纪以来,校园诗歌创作趋于沉寂,驻校诗人的到来或许会带来一点改变。

  吴思敬:目前,驻校诗人制度并未普遍建立,首师大的驻校诗人也仅是一个点,对首师大学生的创作有一定促进,但很难产生全局性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充满理想主义氛围,但到了90年代以后,受商品经济大潮和大众文化冲击,整个社会文学理想淡化,校园诗歌有所沉寂。但是这并不是全部。我要说的是,诗歌创作不是谋生手段、技术手段,诗歌要靠精神支撑,是生命自燃发出的真诚声音。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仍有一些人在默默坚持诗歌创作。整体来看,90年代到现在,诗歌刊物没有减少,诗集数量出版不比80年代少,一些有才华的诗人不断涌现。首师大的驻校诗人,大多都是在9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

  记者:在您看来,大学文学院系该不该重视文学创作的教育?

  吴思敬:大学中文系进行一定的文学创作教育是必要的,但这主要是从普及人文精神、强化文学实践的层面而言,不能指望教了小说理论就会写小说。文学创作的规律不是教出来而是悟出来的;作家的成就不只看他的教育与勤奋程度,还要依仗个人的天分、生存的环境和特殊的社会机遇。

  我觉得不仅大学可以进行文学创作教育,就是中学,也可适当地进行一些文学写作的训练。特别是在中学教学生写些诗非常有必要,也最容易切入。现在高考作文题常有“不准写成诗歌”的限制,这就给学生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诗歌对升学是没有用的,甚至一些中学语文老师也这么认为。但实际上,诗歌对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涵养他们的心灵有极大的好处。现在有一些学校做了尝试。北京就有一所被北京作家协会命名的诗歌特色校——门头沟大峪中学分校。学生一进校就开诗歌选修课,老师讲授古典诗词及新诗名篇,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经过训练,孩子们进步很快,他们的想象力常常让大人惊叹。理想的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诗歌恰恰可以解放想象力。因为要想写好诗歌,必须从事物的现实层面超脱出来,发展创造性的联想与想象,强调思维的独特性。

  以诗会友:为什么诗人活动越来越多?

  记者: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现在国内诗歌活动非常活跃,诗人似乎很爱参加各种集体性的交流;可同样是文学创作,小说家的群体性的活动却比较少。这是为什么?

  吴思敬:“以诗会友”,这本来是我国诗人自古形成的传统。在当前,诗人喜欢参加诗歌交流活动,是因为他们在本单位、在本地往往是孤独的,有时甚至遭遇讽刺挖苦。诗人们由于共同爱好,聚在一起,寻找知音,这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很大的鼓舞。从古到今,诗人们都喜欢漫游,一方面饱览自然山川、风土人情,一方面与聊得来的诗人吃饭、喝酒、谈诗,甚或盘桓数日。这样的活动完全是诗人自发、自愿的,是超功利的。当然在诗人圈里久了,近距离看,沽名钓誉、品格低俗的人也都有,但真正热爱诗歌、在诗歌活动中寻找知音、交流诗艺的还是主流。

  此外,近年来地方政府乐于通过诗歌活动宣传本地文化资源,提高旅游知名度,提升文化品位。比如浙江海宁有徐志摩诗歌奖,广东珠海有苏曼殊诗歌奖,山西永济有鹳雀楼诗歌奖,河南巩义有杜甫诗歌文化节,安徽有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宁夏有黄河金岸诗歌节等等,这些活动给诗人提供了很多交流的机会,也宣传了本地的文化资源。但想要通过请小说家写小说,或搞一个大戏做宣传,操作起来难度会大很多。再有,这些年来不少企业家开始赞助诗歌活动。这些企业家当年曾经是诗人,或者对诗歌有憧憬,下海成功后,心里对诗歌的感情没有断。比如湖北的阎志,作为企业家,他本人一直坚持诗歌创作,还办了诗歌刊物《中国诗歌》,每月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还设立了国内单项奖金最高的闻一多诗歌奖,每年评选一位诗人,奖金十万。这些诗歌活动对于促进诗歌的发展与繁荣是很有意义的。

  相关链接:

首师大迎来第十位驻校诗人

  “此刻,我的心情很激动。能够再次回到校园,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不久前,首师大迎来了第十位驻校诗人杨方。《诗刊》原主编叶延滨这样评价杨方:“她基本经历了青年诗人大满贯的全部过程——做过《诗刊》每月诗星,参加过青春诗会,获得了华文青年诗人奖,诗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又做了首师大驻校诗人,走完了当今青年诗人上升阶梯的每一步。”

  面对前几届驻校诗人,杨方说自己感到压力很大。刚刚离校的宋晓杰驻校一年收获颇丰:出版了诗集《忽然之间》、散文集《带你去茫茫的雪野》;一部应邀创作的长篇小说已完成近三万字;翻阅了八十多本书,写了五万多字的“驻校日记”……宋晓杰说,在北京见到阿多尼斯等国际级的大诗人,与首师大的同学及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互动,与《诗刊》社老师、朋友及一些诗友们的叙谈、交流已成为她驻校生活中的美好回忆。在离校前举行的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上,一本精美的诗集,一册沉甸甸的论文集,一次推心置腹的学术研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令人难忘的是,因为飞机延误,首师大教授吴思敬在会议当天凌晨四点多才赶回北京,没来得及多休息就赶到现场主持一早的讨论,师生之谊,令人感动。

  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迄今已持续十年,先后有江非、路也、李小洛、李轻松、邰筐、阿毛、王夫刚、徐俊国、宋晓杰、杨方等十位诗人驻校,他们中很多已成为当下中青年诗人中坚力量。谈及驻校诗人制度,叶延滨表示:“世界上有创意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做下来的人很少。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在中国能坚持十届,持之以恒,非常不容易。驻校诗人制度是当今诗坛有创造性、建设性的诗歌项目,它所起到的学术积累、人文精神培养作用,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