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哲学家培根论述读书之益的这句话广为人知。但尽管人们公认读书令人受益无穷,在中国爱读书的人依然不多。近几年的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不超过4本,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一年一本书也没读过。可见,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的动力严重不足。不过,英国人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许能给国人增添一个读书的理由。
据英国爱丁堡大学两位学者今年5月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一个人7岁时的阅读能力与其成年时的社会经济状态直接相关。童年时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其收入、住房和工作就越好。具体说,7岁时的阅读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35年后即42岁时其年收入就要提高5000英镑(约合47000元人民币)。该项研究调取了自1958年以来的1.7万人的数据,应该说样本数和时间段都较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即使考虑智商、教育年限和家庭出身等因素,这项调查的结论也是成立的——阅读的重要性将贯穿人的一生。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结论和我们的日常感受也差不多。我身边那些从小看书又多又快的同学如今“混”得都不错,不少人是企业家、律师、工程师、教师、医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都算小有成就。阅读能力强,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出色,能在单位时间里更多地吸收信息、更准确地抓住重点。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字材料无所不在的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阅读能力出色的人当然更有优势。而且,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爱读书的人往往也爱写、爱表达。在读写之中不停地锻炼分析与表达能力,自然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是。在全世界所有族群里,犹太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总量是最多的,多到与其人口不成比例的地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人高度重视阅读,他们平均年读书量在60本左右,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
阅读的确是人生最基本的技能,必须从小培育。虽然现在中国人每年平均读书不过4本,但我相信如果中国家长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其将来的收入直接相关,他们对待子女读书的态度一定会更为积极。
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中国的国情与英国完全不同。我总觉得,该项调查所选取的1.7万人恐怕属于“想读书便有书可读”的人,而中国尚有不少“想读书而不可得”的人。目前,我国仅进城务工的农民就有2.4亿,农民工随迁子女有14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尚待改善,读书特别是读课本之外的闲书,几乎是个奢侈品。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谈什么培养阅读技能呢?特别是随着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节衣缩食省出来的教育投资似乎打了水漂,也就难怪“新读书无用论”会流行了。
但是,正因为现实如此沉重,读书才显得更加可贵,才更需要为读书找个大众都能接受的理由。虽然把阅读和收入挂起钩来,多少有点儿功利和庸俗,但不读书的理由千千万万,而读书的理由总是挂一漏万,如果这项调查的结论能成为推动人们读书的理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