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拳亦舞 “体”悟国学——“鲲鹏太极”的国学渊源与特色
以上图为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袖带飘曳”的古典舞身韵、梅兰芳的卧鱼挥剑、盖叫天的鹰展飘烟、贾作光的鸿雁鱼舞,都是刘俊骧在“鲲鹏太极”中的审美化追求。
5、锦戏经诀,仿生超越
新世纪以来,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创编健身气功功法。从2001年底开始,就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参与其事,刘俊骧作为文化艺术界代表,近10年来一直做评审专家,从最早招标、评审,到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的编创定型与推广,他皆参与其中,并于2002年11月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颁发的“创编健身气功贡献奖”。象形取意、仿生超越是其创建的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体系重要的美学规律,源自汉代医圣华陀的五禽戏和传为达摩创编的易筋经中,都有很好的“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象形取意的术法,这也是伏羲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创造八卦以类万物的规律。以鲲鹏万化为标榜的“鲲鹏太极”自然吸收了传统导引五禽戏、易筋经的一些招式,也是他对近10年来的工作学习的总结,这是“鲲鹏太极”的第五个特点。
6、陶唐大舞,龙登云罟
2008年5月,刘俊骧应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之邀赴湖北武汉、武当山参与第二轮健身气功项目的评审。正是在武当山冒雨登上金顶的路上,他决心以“鲲鹏太极”体现太极拳祖师张三丰的行丹道论。这次讨论的项目有三家都依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分别为上海体育学院“马王堆导引养生十二法”、清华大学“太极养生杖”,武汉体育学院的“大舞”。“大舞”就是根据古籍中记载的阴康氏、陶唐氏“引舞宣导”,为民疗疾健身的事迹和马王堆导引图的形象,又参阅了董锡玖与刘俊骧联合主编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古舞形象编制。刘俊骧认为中国上古圣人编舞为民健身的典籍记载和汉墓马王堆中的导引图健身的文物形象,是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不只值得体育界研究,舞蹈界亦应认真研究。刘俊骧在1996年出版的《东方人体文化》一书中专门收录了彩色《导引图》。“鲲鹏太极”中“鲲鹏万化娲羲黄,龙登云罟三才畅”两句就用了马王堆导引图中注明“龙登”的动作和伏羲氏造网罟、黄帝乐舞“云门”的意象,创造了“越女洗剑”、“女娲补天”、“朝天敬地”和“龙登云罟”等动作,将羲黄至汉代马王堆导引图的养生智慧吸收进来。是故,招招有据,史脉悠久,式式有创新效用,可谓“鲲鹏太极”第六个特色。
7、鲲鹏逍遥,天钧道妙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吕洞宾百字诗这四句,可以说是仙家追求“心如白云常自在,形似野鹤任西东”逍遥境界最好的写照。鲲鹏变化正是《庄子》首篇逍遥游的形象明喻。
刘俊骧将这套昂首云天,与星辰共舞,“润身养心,通达第六感”的亦拳亦舞、动静相间的术法,称之为“鲲鹏太极”,既不名“拳”亦不称“舞”、“功”或“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庄子·内篇》第一逍遥游,开篇即讲鲲鹏转化:“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化”者,在汉字里正是两个身体的变化,也可以说人体阴阳的随机转化。人是陆行动物,修炼太极是为超越陆地,入水乘云,此正是“鲲鹏”之喻根本意蕴之所在。刘俊骧指出在庄子的眼里有垂天之翼的大鹏和只是飞跃于桑榆间的鸠鸟、寒蝉是没有区别的。世间总是存在或以大欺小,或以小羡大,不能安居处顺。这种羡欲之累,则生悲。因此,庄子鲲鹏之喻的目的在于让人忘却大小高下之异,齐物去累而性命和谐安闲,故郭象注曰:“累绝则悲去,悲去而性命不安者,未之有也。”修习“鲲鹏太极”旨在自乐其得,顺应自然之道,其关键在于存想天地阴阳反复转化而以超越时空的鲲鹏变化顺应之。修身养性、安心立命、求真体道是性命学的根本,中国儒、道、释、医各家皆重性命之学。性命学不仅包含着养生之道,处事之则,经世之理,更包含求元体道,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最切身的学问,不管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人们都要有一个终极的信仰,对超越自身生存的物质世界之上的精神或灵性的追求,人才会活得自信、自在。不管这永恒的理想,是想象的未来,还是现实的计划,都要有超脱世俗之累的想象才能达成。“我命在我不在天,修真养性悦天年”正是东方人体文化的最高追求。意想如凌波散步,天钧遨游,星辰共舞,天人同律,身心共怡,是“鲲鹏太极”修习者追求的通天意境,性命自导之乐可谓第七个特色。
8、善美情通,云水玉冰
“袖带飘曳”的古典舞身韵、梅兰芳的卧鱼挥剑、盖叫天的鹰展飘烟、贾作光的鸿雁鱼舞,都是其在“鲲鹏太极”中的审美化追求。二十四首诗诀中有唐人王昌龄、王维的诗意,如“双捧冰心玉壶转”就来自唐代诗人王昌龄(698~757)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心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是纯洁清净的形象,自古仙家亦把人身比作玉壶,吕洞宾百字诗有“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之句。“水穷云起冰心捧,双躬六观元之精”则吸收了王维《终南别业》一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善美情通,花开月圆”更是每个智慧人生静待的真境,像鲲鹏万化从容、如天钧步云般逍遥自得,可称其为“鲲鹏太极”的第八个特色。
9、三大修炼,花开月圆
1995年刘俊骧担任第二届世界太极修炼大会的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大会倡导三大修炼——太极拳、静功和保健按摩时,有海外学员向他建议说:“现在这样分别进行,很繁琐费时,刘教授以您的博识,何不编一套融汇三大修炼的术法,实践钱学森院士提倡的大成智慧呢?”刘俊骧经过十五年的反复探索,“鲲鹏太极”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诗诀中“三心不住五蕴息,慈悲无敌智自怡,善美情通习勿二,静待花开月圆时”四句就是从上肢到头部的自我循经按摩。这四句诗既是从“无极太极一二三”到“静待花开月圆时”的生死旨归之喻,又可以随时单独修习的保健按摩。“鲲鹏太极”中的诗句,可两首、三首或四首组合修习,亦可单首修炼,可分可合,或行云流水,或静待脉通,可谓第九个特色。
“性根天心种,命果地中成,润身寅漱玉,养心辰舞鹏。”这是刘俊骧每日生活的写照,也是他陶钧文思,视通万里,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皓首穷经,衰年编拳的追求,他希望以性命自导管理的大成智慧学,给青年学子、老年朋友以快乐得健康、健美、智慧、长寿的献礼。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