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白蛇传说”中小青形象的演变

时间:2013年02月07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裴云龙

   在“白蛇传说”中,小青形象经历了由最初的各种精灵鬼怪到明末冯梦龙拟话本的青鱼精再到最终定型为青蛇精的变化。图为根据白蛇故事创作的朱仙镇年画(局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似乎并不是那么招人喜欢的动物,和蛇有关的成语也大多没什么褒义,以致北京人讨口彩的时候更习惯把蛇年说成“小龙年”。不过,“白蛇传”系列故事中的白娘子和她的侍女小青,似乎是个例外。白娘子和许仙上天入地、出生入死的爱情感动了古今许多人,直爽可爱的青蛇精丫鬟小青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中国古代流传的神魔故事,大多是“世代累积”形成的。“白蛇传说”也不例外。“人蛇恋”的传说故事在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广记》中就能见到,这往往被研究者看做是“白蛇传说”故事的最早雏形。有趣的是,在这一系列故事的流传过程中,白蛇女妖身旁的侍女,却先后呈现为多种动物化身的精灵鬼怪。

  《太平广记》卷458中收录的《李黄》一则,记载了公子李琯被白蛇妖怪所吸引的故事。在这个短篇中,李琯首先感到女妖身边的两位女奴“姿容婉媚”,才被她们的车队吸引;此后,这两位侍女又亲自“出门招手”,将李琯迎进蛇妖点化的闺阁。真相大白之后,人们发现为首的大蛇已经逃走,而其身边的女奴其实是“小蛇数条,尽白”,于是将它们“皆杀之”。在这个被设置在唐代都城长安的故事里,女妖和她身边的侍女都是白蛇。应该说,这篇小说和一般的书生被女妖所迷的故事并无显著区别,侍女的形象也没有呈现出鲜明的性格。

  此后,话本小说《西湖三塔记》的故事情节,与我们熟知的白蛇故事形态更加接近了。这个故事被收录在明代嘉靖二十至三十(1541-1551)年间刊刻问世的《清平山堂话本》中,其问世的时间应该在南宋之后,设置的场景也被转移到了杭州西湖畔。故事记述南宋公子奚宣赞一家由于住处“闭塞了涌金门水口”,而被白蛇妖怪反复纠缠,两次险些丧命。因为白蛇娘子每俘获一个“新人”,都会把原先的“丈夫”开膛吃掉。不过,白娘子的侍女卯奴,却是个知恩图报、大胆仗义的女妖。她由于在迷路时曾得到过宣赞的救助,于是每回都在宣赞将要被白娘子害死的危急关头将他解救。最后,白蛇妖怪被奚真人的法术斗败,卯奴也被迫显出原形——她本是乌鸡幻化的精灵。在这个故事中,和白娘子的阴险、老婆子的丑恶相比,卯奴的形象是非常生动而可爱的。

  另外,《西湖志馀》中还收录了一篇名为《双鱼扇坠》的文言小说。该故事记载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杭州少年徐景春在西湖断桥边偶遇一位美女与其女仆的故事。欢度一宵之后,徐景春被人发现正酣睡于坟墓之间,后来才明白他邂逅的是孔淑芳死后的魂魄。严格说来,这个故事属于人鬼恋,或许并不能完全被归入“白蛇”系列的传说当中,但其场景和情节仍然和这一系统中的其他故事大体近似,因此也被研究者视为“白蛇”故事的本事之一。而熊龙峰刊刻的话本小说里也有《孔淑芳双鱼扇坠传》一篇,其前半部分的情节和文言小说《双鱼扇坠》大体相同。在话本小说中,孔淑芳的丫鬟名唤玉梅,在最后受紫阳宫真人审判时说自己“生亦奉人,死亦奉人……不害生灵于世间,岂敢为妖于世上”,和她在文言小说中的形象相比明显丰满了很多。

  以上这些,今天都被研究者们认为是“白蛇传说”的早期形态。

  “白蛇传说”故事的基本定型,是在明末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中。该书卷28所录《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里,许宣(即后来的许仙)、白娘子、青青、法海禅师等主要人物,以及许仙借伞、官府失盗、宝塔镇妖等基本情节均已齐备。拟话本小说是符合市民趣味的文人创作,因而情节更加生动有趣。在这个故事中,白蛇娘子虽然在最后时刻仍显露出妖性,但做许宣的妻子时也不失温柔贤惠;白娘子的侍女由于“身上穿着青衣服”而得名“青青”,从此一直延续了下来。青青“头上一双角髻,戴两条大红头须,摇着两件首饰”,是个“俊俏美女样的丫鬟”,她说话不多,但一直忠实地陪伴在白娘子身边,得力地帮助她做各种事情。故事的末尾交代了青青的真相,她原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被白娘子“一时遇着,拉他为伴”,此后“不曾得一日欢娱”。看来,青青真的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女仆。于是,在《警世通言》收录的故事里,白蛇娘子身旁的丫鬟又变为另一种动物的化身,从之前的蛇、乌鸡变成此时的青鱼。鱼幻化为妖怪,可能是出自佛教的故事。《西游记》中通天河畔的灵感大王,就是观音菩萨“在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的。

  清代,文人们又在《警世通言》的基础上,对“白蛇传说”做了更进一步的艺术加工。雍正(1723-1735)年间,徽州剧作家方成培撰写了32出的《雷峰塔传奇》。该书于乾隆三年(1738)问世,加入了“盗仙草”、“水漫金山”等更为精彩的情节,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白娘子的丫鬟仍名青青,她先以丑角、后以贴旦角色登台,其真身由青鱼变为青蛇。她“向居海岛,不记岁年,只因风雨大作,偶然来此西湖……日里与孩子每为伴,夜间在双茶坊巷裘王府空宅内安身。静则采取日月之精华,动则魇惑群生之元气,以图将来脱此皮毛,修成仙道”。戏曲第5出《收青》,专门叙述了她被白娘子收服,此后改名小青的情节。清嘉庆(1796-1820)年间,玉山主人撰章回小说《雷峰塔奇传》成书,使得这一改写后的故事有了供案头阅读的固定文本。小说第1回交代,小青来自四川青城山清风洞,后来到杭州占据了仇王府的空花园。在第4回,她奉劝白娘子不要喝雄黄酒以免显出真身,在第5回,她提醒白娘子在救活许仙之前要掩饰好自己身份,这些都展现了她的细心缜密、临危不乱的性格;在第9回,她劝导许仙“转回心意,不可辜负小姐一片苦心”,措辞得体大方、有理有据,体现了她的忠诚和智慧;在第10回,她斗败六一真人,解救白娘子,体现了她的勇敢。小青与白娘子一路走来,共担风雨,“名虽主婢,情同姊妹”。最终,她在白娘子的恳劝下“驾云回转清风洞,修心苦练,后来也成正果”。

  此后,与“白蛇传说”有关的故事大量被昆剧、京剧所演绎。清代末年,一位托名梦花馆主的文人将与此有关的小说、戏曲情节做了汇总,又进行了新的补充,形成了又一部小说《白蛇全传》,在民国时期广为流传。该书也成为了《新白娘子传奇》等当代经典影视作品取材的蓝本。机智、勇敢、泼辣的青蛇精丫鬟小青,也更加深入人心。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