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土地永远是农民的根——专家热议电视剧《我的土地我的家》

时间:2013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博

  在农村题材电视剧《我的土地我的家》的海报上,九个主要人物都在开心地笑着。看到这张海报,你会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然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部讲述中国农村30余年来改革开放历程的正剧。近日,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吉林省影视剧制作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我的土地我的家》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都对这部表现中国农民奋斗史的电视剧表达了由衷的赞许。

  “海报上九个微笑的主人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总有一天会笑着跟历史告别——告别过去的那些沉重负担,走向美好而自由的新天地。”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道。在李准看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核心任务就是表现人与土地的关系,而《我的土地我的家》正是一部深深植根于土地的作品。

  “与去年热播的《我叫王土地》不同,《我的土地我的家》着力表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李准说,“三位主人公,是三种不同类型农民的代表。父亲张老栓代表着老一辈的农民,他勤劳、朴实,把土地当做自己的根;老栓的二儿子张二粮与父亲一样深深热爱着脚下的土地,他高考失利后,走上了带领全村致富的道路,成为新一代农民的代表;而老栓的三儿子张三粮,则不断地向土地索取,企图榨干土地所有的价值,他是当今那种急功近利的农民的代表。”

  父子三人鲜活的形象,构建了整部电视剧的发展脉络。著名电视评论家王伟国认为,张二粮这个人物塑造得最为成功。“与很多急着离开土地的青年不同,二粮是一个愿意当农民的年轻人。与大学擦肩而过后,他选择留在农村,甚至因此与女友分手。张二粮们的留守,为中国的农村点燃了希望的火种。”王伟国说。

  在剧中,极具市场经济意识的张二粮帮助自己的村庄从贫穷走向了富裕,由保守走向了开放。“但让乡亲们买得起冰箱彩电、住进新房,过上小富即安的日子,并不是二粮的终极目标。”王伟国表示,“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土地经济合作社,建立‘新希望’种子公司,让村里的农业生产走上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道路,这种眼光与胆识,值得我们敬佩。”

  而王伟国更为看重的,却是张二粮这个人物的人文精神。“他不仅能够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还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与害农、坑农的行为做斗争,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样的新农民形象,是真实而丰满的。”王伟国说。

  王伟国的观点得到了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显和著名电视评论家曾庆瑞的认同。张显认为,张二粮的形象集中地展示了创作者对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农民成长的热切期盼,是《我的土地我的家》的“剧魂”。而曾庆瑞则表示,张二粮代表着中国农民未来发展的方向。“他最让人感动之处,就是永远不会自满。”曾庆瑞说,“一个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的人,一定会不断前行。张二粮的‘不知足’,为观众带来了更大的信心——正是因为他这样的人,中国农村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我的土地我的家》中表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民遭遇的许多苦难,然而这些苦难所预示出的,却是中国新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李准总结道,“如今很多影视剧都在表现‘农民只有离开土地才有发展’的观念,而《我的土地我的家》这部电视剧所要表达的,正是农民离不开土地这一永恒的真理。”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