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本期关注]舞蹈在商业风险中的高雅姿态

时间:2012年12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国家大剧院首届舞蹈节的N种叙事

 郑荣健

《穿越——三个女人的舞蹈》演出照 王小京 摄

   N之一:  

  舞蹈节平均上座率达79%

  一个月过去,国家大剧院首届舞蹈节正式落幕。期间,有“天下第一腿“之誉的世界著名舞蹈家希薇·纪莲表达过这样一句话:“在舞台上,我们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对观众而言,这句话似乎有点残酷,13台30场的演出结束了,可许多人意犹未尽,特别是遗憾错过了某些演出。据国家大剧院透露,此次舞蹈节的演出平均上座率高达79%,其中,杨丽萍的《孔雀》上座率更是达到了104%。这一成绩,堪称收官完美。

  细数起来,此次舞蹈节亮点多多。大牌编舞有约翰·诺伊梅尔、威廉·弗赛斯、依利·基里安、马兹。艾克、赵明,顶级明星有希薇·纪莲、杨丽萍、谭元元,著名舞团有斯图加特、兰登、中央芭蕾舞团、云门舞集,而所演作品也风格多样,既有古典之美,又有现代的思想深度,同时也不乏新创作品和新生代舞者的阵容。在国内舞蹈演出市场相对清淡的环境下,这似乎展示了一种多维叙事的可能:“明星制”、“名作制”或者“名团制”是否足以给此类舞蹈节以支撑?其经验是否适合于舞蹈演出的推广或普及?

  N之二:

  舞蹈节不是一个筐

  “我们有的艺术节,常常会把它办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扔。我想说,这次舞蹈节不是一个筐,从一开始,我们就按着既定的设想去邀请舞蹈家和作品。”中国舞协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说。对此次舞蹈节的多元特点,显然赵汝蘅也意识到其容易让人误解。

  赵汝蘅解释,舞蹈是一门综合了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有着宽泛的含义。芭蕾绝不是只有立脚尖,也绝不是仅限与像《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这些18、19世纪的保留剧目,它已经由此走出了很远,走出了很多新路,比如现代的、新古典主义的。她说:“我觉得,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有义务去引领。所谓引领,就是别让观众停留在欣赏《天鹅湖》《睡美人》这样的作品,而是要让他们了解世界舞蹈最新的发展。通过什么呢?通过接触不同种类、风格的剧目。”

  事实上,在国家大剧院相继举办的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大赛、“中国舞蹈明星名作荟萃”、“舞蹈十二天”中,赵汝蘅都在强调要拓展中国舞蹈的视野,如芭蕾舞大赛时特意引入编舞环节、此次舞蹈节纳入古典与现代甚至安排了《茶花女》的两个版本演出。“是舞蹈节告诉观众,舞蹈可以有这么多丰富的形态,舞蹈原来是这个状态。”著名编导赵明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的观众也已有足够的欣赏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引入这些舞蹈,有的是我绝对推荐欣赏的,有的推荐是为了让大家共同来认识的,有的可能我也并不了解怎么回事,但我希望能从观众的反应中获得回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了解,舞蹈的含义是很宽泛的,也是跨越国界的。”赵汝蘅坦言,这得益于她在中芭时的一系列尝试,从《胡桃夹子》《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牡丹亭》,然后打开了眼界。

  N之三:

  明星,榜样的力量

  在本次舞蹈节中,希薇·纪莲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天下第一腿“、”不小姐“等称谓,让她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但在赵汝蘅的眼里,她还是一个认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为了邀请到希薇·纪莲,赵汝蘅几度去东京,数经周折。希薇·纪莲带来的两个作品更是没让人失望,《三千英里之外》和《玛格丽特与阿尔芒》一个现代一个古典,很好地诠释了她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游走的从容与自信。赵汝蘅表示,邀请她来,就是要给国内的舞蹈演员提供一种榜样,让大家看看她的认真、执著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我个人非常想不断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尝试不同的风格和表演方式。”某种意义上,希薇·纪莲的话也表达了赵汝蘅对此次舞蹈节的期待。本次舞蹈节可以说是明星荟萃、大腕云集,他们的个性或风格各有不同,恰恰成了舞蹈节“个性”的有力支撑。杨丽萍的淡泊与忘我,谭元元的精确与流畅,而编导中约翰·伊诺梅尔的细腻,威廉·弗赛斯的深刻,赵明的现代民族风,不仅诠释了一种多元的可能,更让“明星的榜样”成为另一种视野。

  “我很清楚,中国人就一定要搞中国芭蕾,同时又要借鉴外国的优点,继承就一定要学习,创新就一定是真的创新,因此我也真诚地希望能让国内的舞蹈编导、演员和观众看到更多的好作品,也能从这些优秀舞蹈家、舞蹈编导中获得启发。”赵汝蘅说。

  N之四:

  经典名作VS新生代力量

  在整个舞蹈节中,约翰·伊诺梅尔版《茶花女》与希薇·纪莲版《玛格丽特与阿尔芒》,意大利阿岱舞蹈团版与沈伟版《春之祭》的PK一度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古典之美与更快的节奏感、更具东方气质的绘画感,似乎跨越了芭蕾的几个世纪,也让本次舞蹈节“经典·创新”的主题愈发鲜明。即便古典,也焕发出新古典主义的光彩。

  大家熟悉的云门舞集用《云门新声》为其新生代力量壮行。布拉瑞扬、伍国柱、郑宗龙、黄翊四位编舞家分别带来了各自的处女作《出游》《坦塔罗斯》《墙》《流鱼》以及黄翊另一作品《下回见》。用云门舞集掌门人林怀民的话说,“他们是玩电脑、吃麦当劳长大的”。他们带来的作品,也充满了全新的概念。黄翊的《流鱼》呈现了一种群体舞者流动的状态,而其表意居然是犹如物理定义的速度和动力。

  与之呼应的是曾担任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动作指导的兰登舞蹈团编导韦恩·麦克格雷戈尔。已是第四次来京演出的韦恩带来了现代舞《本质》。这个电玩时代的光头男人,把舞蹈放进了一个动漫、投影和三维设计的空间里,与威廉·弗赛斯的“数学玩法”叫板,让不少观众亢奋不已,更让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赞叹“如同让人经历了一段无法喘息的旅程”。

  N之五:

  大剧院首次“试水”舞蹈自制

  11月21日,国家大剧院演绎了一台真正的舞蹈版“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叫做《穿越——三个女人的舞蹈》的作品,汇集了谭元元、许芳宜、阿什莉·鲍德三位当红舞蹈家,以8个新作品和小作品的集萃式表演赚足了观众的掌声。演员数度鞠躬谢幕,大幕才缓缓合上。有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还是国家大剧院首次“试水”舞蹈自制。

  据国家大剧院演出部部长李志祥介绍,《穿越——三个女人的舞蹈》是国家大剧院与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共同为本次舞蹈节制作的作品。他坦言,这种“集萃式”的演出,学术性相对较强,与观众期待的大制作或大剧目相比,其演出风险是非常大的;但从探索的角度讲,这未尝不是为以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业内专家则认为,三位主演的号召力和作品本身的优秀,是此次演出成功的关键原因。

  对舞蹈节所能产生的商业可能,赵汝蘅表示,舞蹈节的形式在国外非常普遍,也为各大舞团发现、发掘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目前来说,国家大剧院舞蹈节还处在初期阶段,更重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她说:“也许它会产生一定的商业机会,我也乐见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交流的功能,为国内舞蹈打开视野,至于商业机会,我想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