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走过雪山草地》:从历史中挖掘理想的深度

时间:2012年10月1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悦
1012-4-2.jpg

历经367天、行程两万五千里,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力量

电影《走过雪山草地》剧照

  历经367天、行程两万五千里,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力量,而且成为突破时代与国界的神话,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山东阿伊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走过雪山草地》,为我们展示了另一段动人的长征往事,该片作为迎接十八大10部重点影片之一,颇受社会各界关注。10月9日,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观摩研讨会在中国影协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以及逄先知、李准、仲呈祥、李硕儒、柳萌、高尔纯、康健民、许柏林、向云驹、王一川等著名理论评论家出席观摩研讨会,并对该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进行学术探讨。

  对长征精神的新发现

  电影《走过雪山草地》是著名编剧王朝柱继电视剧《长征》《延安颂》《解放》《辛亥革命》等力作以及电影《第一大总统》后创作的又一主旋律作品。从2001年的电视剧《长征》到2012年的电影《走过雪山草地》,再度聚焦长征题材的王朝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如果说电视剧《长征》是以全景再现的方式将这一人类壮举波澜壮阔地展现于荧屏之上,那么电影《走过雪山草地》则是以一斑窥全豹,生动再现了一支红军剧团在长征途中的几段感人故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精神空虚与信仰缺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著名学者逄先知认为,“我们现在太需要这样的片子实现对革命理想与信念的召唤,让后辈看到我们的先辈曾经为理想放弃生命和一切”。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谈到:“我最突出的印象是这部片子是对长征精神的一次新的发现,是对中国人的美好理想,特别是革命理想的一次新的发现。长征精神过去也说了很多,这次对于长征精神新的发现集中在一句话,就是从维护人的尊严的角度写了革命信仰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看来,《走过雪山草地》是一部有独特视觉感受,有独到发现,并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影片。“它是从历史中挖掘理想的深度。影片展示了一支文艺小分队,靠着理想,靠着信仰走过雪山草地,看来是一次艰难的征途,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飞跃,从而铸就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这个主题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真正意义上“人”的长征

  在电影《走过雪山草地》中,为了探路,川剧名伶十岁红壮烈牺牲在夹金山雪崩中;为了不给同志们加重负担,怀孕又遇难产的苦妹子挣扎着冲向沼泽泥塘,向同志们挥手告别;为了救助丢失口粮的孩子彤儿,警卫员老马悄悄把自己的炒面换给她,忍受着同志们对他私藏口粮的误解,最后甘愿饿死在茫茫草地上……“如果说《长征》讲的是大人物的壮美,那么《走过雪山草地》讲的便是小人物的秀美。”《走过雪山草地》导演王才涛这样说。

  “艺术上常说一滴水见大海,就那么几个人,就那么几段故事娓娓道来,却反映了信仰的力量。母子之爱、父女之爱、夫妻之爱、同志之爱,虽然是过去写过很多次的老故事,但这部影片的支点、矛盾的冲撞点都不是粗犷的口号式的,而是人性中最敏感的地方,故事推进的高潮点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原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著名理论评论家李硕儒谈到。在《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著名评论家柳萌看来,该剧的剧本有一种诗意而含蓄的美,让人想起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四十一个》,想起孙犁的小说,正是因为“故事”感人、“人”感人。尤其结尾处的“二马之死”:警卫员老马的死与副参谋长将自己的战马杀死,戛然而止,余味无穷。“它是一首诗,一首赞歌。”柳萌评价道。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许柏林认为,以往影视作品中的长征多讲述的是事件、路线、高层决策,而《走过雪山草地》写的却是普通人的长征,是灵魂和精神上的翻越和跋涉,影片层层推进,构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让我们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长征。”

  再度唤起对信仰的坚守

  “这部影片成功的地方在于写出了革命的双重性及其对话性。不像过去写相关的题材,主要突出了乐观主义一面,现在把残酷性一面如影随形地表现出来。通过他们的憧憬、幻想、挣扎、煎熬以及牺牲,写出了那个时代革命者的理想,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托起了大时代需要的主题,应当说很有深度和现实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如此表示。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认为,“长征精神还需要反复解读。这部影片可以说对于长征精神是一种纯正而正宗的解读,但绝对不是口号式的、概念式的。”同时他指出,现在有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会对这种纯正而正宗的信仰有一些消解,这值得警惕,“有的东西要与时俱进,而对不变的精神信仰要不断地阐述,要有一个东西传承下来。”向云驹说。

  “十八大召开之前,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非常多,我对这部电影能及时赶制出来与观众朋友见面感到十分欣慰。我的初衷就是想写一部能让中国人鼓劲的电影,希望可以唤起当代青年对信仰的坚守以及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王朝柱表示。在谈起主旋律电影的价值时,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副处长马佳说,“我希望每个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年龄大的可以去回忆,年轻人可以去学习,迷茫当中的人可以去找寻,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童刚强调,这样的影片需要提倡,这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电影创作团队也值得赞赏,希望我们在把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的同时,也让其能够得到升华,得到很好的反响。夏潮最后表示,这部影片提出了很好的课题,包括对这类题材创作如何发扬,如何占领主流电影市场;还包括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去坚守信念的问题。中央提出文化应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更应走在前面。


(编辑:竹子)